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弘承八年七月,在前期的缜密准备之下,陆成安亲自挂帅的大军终于抵达了前线的战场上。】
【初来乍到,陆成安并没有着急对辽东一带城池驻扎的金人军队发动攻势。】
【而是发动麾下的士兵,向着辽东等地城池的百姓们进行劝说。】
【陆成安领军,其人所到之处,都让士卒们高呼如今的大晟王朝的国家盛况以及各种各样的美好生活。】
收复失土,永远比开疆拓土要容易,因为生活在这里的百姓,用的还是同样一种语言,只不过他们的统治者换了人。
尤其是大晟王朝顶多失去对辽东的控制仅有十余年的时间。
十余年的时间,这里的百姓曾经都是大晟王朝的子民,他们的父辈还活着,骨子里的血液就还是晟人的血液。
而高句丽人好歹还学习中原王朝的语种,可金人作为游牧民族,除了比较经常参与互市的一些人以及那些有文化的首领会中原王朝的语言,大部分人并不会说这种语言。
从这一点上,金人对辽东的统治,目前来看,是非常不稳定的。
这打仗不光要打军事力量,还有很多的客观因素能够有效降低损失。
未必要两军拉开阵势,直接蛮干一场。
而且在陆成安看来,现在辽东,对方是有城池作为防护的,作为攻城方,硬着头皮攻城。
不仅是破坏城池的完整性,还容易伤及百姓,最重要的是对己方的损失也比较大。
治大国如烹小鲜。
攻城也未必急于一时。
【弘承八年八月,你迟迟没有发动对辽东的进攻战争,仍然组织士兵不断地奔波各个地方进行宣传。】
【金人对你的做法嗤之以鼻,并不觉得这会影响到什么。】
【弘承八年八月至弘承八年十一月,你依旧延续了先前的策略。】
【你按兵不动,等待战机的行为,让许多随军之人不得其解。】
【弘承八年十一月下旬,御史大夫陈宁非、中丞涂节玉以及言官韩不疑同时发动了对三军主帅陆成安的暗中弹劾。】
【在他们呈给弘承帝的奏折中,言辞刁钻,认为陆成安领命讨伐辽东,却一直没有正式攻城开战,这分明是养寇自重的行为,贪墨朝廷的军饷。】
【又暗示如果陆成安长期手握兵权的话,要是他联合金人,倒过来攻打大晟王朝,只怕我朝会有灭顶之灾。】
【弘承八年十二月,大晟王朝的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干旱,导致粮食紧缺,为此,弘承帝祭拜上天,认为天灾人祸是因为有奸佞在朝堂上阻止英明神武的帝王旨意所致。】
【群臣敢怒不敢言。】
【弘承九年一月,御史大夫陈宁非、中丞涂节玉以及言官韩不疑分别以不同的罪行打入诏狱。】
小八看了一眼就知道陆成安养寇自重,意图自立这一点上很不现实。
这不扯么,她给陆成安的这些士兵,他们的亲朋好友都在自己这边,陆成安带着这些士兵造反,他们不怕自己家里人没了?
陆成安造反都没有这个基础的空间。
他没这个民意支持!
如今大晟王朝的百姓们还是能吃得饱饭,甚至还有余钱拿来消遣的,不然怎么引发出来的这种厌战情绪?
还不是日子过的太好了!
陆成安养寇自重,疑似要造反的这件事情,可笑的程度相当于父皇要造她成王的反。
我小八主打就是一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而且,这不仅是普普通通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她还要把陆成安身上所有的能量都爆发出来。
彻底榨干!!
【弘承九年二月,陆成安通过暗中投诚的辽东军民提供的地图图纸,知道了金人防守的漏洞之处,伺机准备发动作战。】
【弘承九年三月,金人深知双方兵力悬殊,就地招募了当地的晟人加入军队,许诺了作战胜利的诸多好处。】
【弘承九年四月,双方的战争一触即发,在早就有准备的陆成安运筹之下,多路兵马抓住了战场上稍纵即逝的战机。】
【金人原先就是从草原上流窜而来的游牧民族,他们试图通过在大晟王朝围城的时候,施展突袭的方式,切断对方的布阵。】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在大晟王朝之中同样拥有一支英勇善战的骑兵,陆谦己力抗了对方的突袭。】
【弘承九年五月,高句丽响应陆成安所部的进攻,从背后包抄,让金国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困境。】
【陆成安稳坐钓鱼台,他围困城池而坚决不攻,等到七日以后,城疲人倦之际,派遣士卒摆上烹制好的食物,命令士兵在城外大快朵颐,从而试图招降城中的军民,瓦解城池内的军队意志。】
【弘承九年六月,金国本就是游牧民族南下劫掠一番,没有想到一举打下了高句丽在辽东的土地,故此想要占为己有,如今在陆成安率部的高度压制之下,战斗意志已然瓦解。】
【弘承九年七月,金国所占领的几座主要城池失守,其余辽东土壤上的城池。
在陆成安的快马奔袭下,早就翘首以盼王师驾到的辽东百姓纷纷抵抗金人在城池之中为数不多的防守力量。】
【一时之间,涌现出大量辽东军民倒戈大晟王朝,攻击金人。】
【弘承九年八月,金国覆灭,弘承帝下达旨意——“捣其巢穴,绝其种类,只有重典治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