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以及想尽办法获得陆成安这个人物卡的全面资料。
先前齐王没有怎么接触过陆成安,唯一一次接触陆成安,还是把人绑走了,才有的这个机会。
除此以外的所有情况下,陆成安都是被人捆绑着的。
她那几个侄女,就跟防贼一样,根本不给人多看一眼的机会。
终于,齐王是抓到了一个难得的时机,南下和陆成安合作来对付倭寇。
同时,齐王也不忘初心,竭尽全力地撮合陆成安和秦道秀。
对于齐王而言,秦道秀和陆成安都是非常靠谱的人,而且强度上也没得说。
最重要的是秦道秀和陆成安的子嗣质量也很优秀。
在乱世之中,这是争霸的资本,在和平的年代,这是强而有力的政治资本。
你拿了,就是摆在那里,自己不用,那也不亏,万一真有地方要用上了,他还真能起关键作用。
那干嘛不要呢?
而且经过多次模拟推演的规律观察,你对他的待遇到位了,他还真就铁了心跟你干到底了。
齐王一心想要拿下陆成安,在待遇上,她是肯定是少不了陆成安的。
毕竟现在相当于是提前预知到了对方的战力,没道理弃用对方。
其实齐王也考虑过自己和陆成安结姻的路线,但想了想自己都快上三十,都快到不惑之年的人了。
何必再想着祸害别人。
到了这岁数嫁不出去,不如不嫁了,齐王不想委屈随随便便嫁了。
也不想这个岁数去折磨陆成安。
她呢,是看开了。
而且秦道秀和陆成安成婚,跟自己和陆成安成婚,又有什么区别?
齐王是感觉不出什么区别的,她是把陆谦己视为己出的,尤其是陆谦己的背后灵还算在她的头上。
所以对秦道秀,齐王也是有一份比较特殊的感情。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陆成安通过自己在东南地区镇压倭寇,缴获赃银上交朝廷的业绩加持下,已经升任杭州府守备。
陆成安讲道理是可以通过请辞的方式,给自己争取到其他的官位。
不要以为辞官就是真的辞官,那都是虚的,全部都是套路。
古人很讲究面子和里子,辞官就是这其中的重要文化之一。
皇帝禅位、继位都有三辞三让。
辞官同样有三辞三让的说法。
当你升职到重要的官职时,你就得向皇帝发一封请辞的奏疏,表明自己的能力不够,并没有实力去胜任这样的职务。
而那个时候,皇帝就会鼓励你,说你现在已经非常优秀了,完全可以担当这个工作。
虚伪的互相推脱一番,最终你会走马上任。
请辞之中,还有一种潜规则,名字叫辞不受,往往出现在升迁的官员对自己的职位不太满意的情况下。
比如说你身为文臣,却被迫要领武职上位,这时候你就可以请辞不受,表露出足够的态度时,皇帝一般是会酌情考虑更换职务的。
陆成安立下功劳以后,朝廷按照制度办事,他得升职守备。
这是陆成安最后的转职机会,因为在成为守备这种武职体系之中比较重要的官职以后,他就很难再变回文臣了。
到那时候,你就是想弃武从文,那帮文臣也不会同意,就是同意了,人家还是会把你当成一个武夫,方便孤立你。
而陆成安想了想,还是接了这个位置。
他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把这一次平寇事件安排得明明白白,挖掘出所有可以挖掘的情报。
这方便他在现实之中通过这些已知的信息来提前进行准备。
在发展上面,陆成安自然就不用太过于考虑长期的发展,先从短期的发展着手,注重当下的进程。
先把前期基础打打好,再去考虑什么后期不后期的事情。
接过调任的升职,成功升任杭州府的守备,陆成安立刻是坐拥了杭州府下的四营士兵,再加上自己身为千总时的嫡系队伍。
兵力的总和就在那么一口气之下,瞬间超过了五千人,但带来的问题是一样的,这些杭州府的守兵作战能力不怎么厉害,陆成安还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来淬炼一支能打的军队出来。
同时陆成安在杭州府继续推广自己的心学,利用职务,跑到杭州府办立社学私塾,来为自己培养学生。
这里所培养的学生,可不是那种随随便便教教书就能出来的学生。
天、地、君、亲、师。
这个师,那是要做到授业传道解惑的地步,而他能和前四者并肩,自然是有原因的。
在封建社会之中,老师也是分为很多种类型的。
其中有一种师徒关系,更像是父子关系。
那些年纪轻轻的学生更是从小要送到老师的旁边进行教导,就连吃住都在老师那里。
而不是单纯地住在父母家里,上学的时候再去私塾。
这类学生,往往是视为亲传弟子。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