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9节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汉王分了两头下注,一头是中央朝廷的继任者秦王,一头是南下开辟的燕王。
    宁王打探消息下来,已经知道晋王是跑去和陆成安平叛去了,也就是说外走的晋王,成为了这一次乱世之中的第三条线。
    而陆成安辞官,显然是受到了这次农民起义的刺激,那么他陆成安就是第四条线。
    作为曾经拜师在陆成安下,聆听陆成安教诲的宁王,她太了解陆成安了。
    这个人是不是忠臣。
    宁王心里是肯定的。
    但这个人,忠的不一定是大晟王朝。
    如果大晟王朝做到了仁德爱民,政治清明,陆成安就是大晟王朝无可挑剔的帝国双璧。
    倘若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以陆成安一身正气的那个词条,是断然让他做不到跟着大晟王朝一起继续迫害百姓。
    辞官隐居是陆成安最有可能做的事情。
    陆成安和官府分道扬镳,兴许就是看穿了这一点,办不到向无辜的平民抬起屠刀的事情。
    宁王心心念念,想要让陆成安当一次皇帝的破局点便就在于此。
    而且,宁王考虑得很清楚,要是让陆成安做上皇帝这个位置,她这次无论如何都得去帮陆成安。
    宁王必须得给陆成安站台。
    因为谋逆是死罪,无论是什么理由,为了什么。
    它都是死罪。
    汉王为什么只能死。
    理由就是汉王带着人清君侧,形同谋逆,父皇和汉王之前一定要死一个。
    汉王不杀父皇的话,跟着汉王清君侧的人都没有这个安全感,怕父皇秋后算账。
    父皇面对谋逆的汉王不出手的话,那日后皇室人人都学汉王这样清君侧,那天下的法理不就乱了吗?
    这个死局,汉王只能让自己死。
    同样,这次模拟推演,无论陆成安用的什么理由起事了,那都是推翻了大晟王朝的统治,哪怕本身就是大晟王朝出现了问题。
    宁王想让自己成为这么一个始作俑者,这个反,不是陆成安造的,是她宁王带头造的反。
    只不过最终被推上去坐江山的人是陆成安。
    这才是宁王深思熟虑后的想法。
    【你和陆成安详谈天下大事,以当下的局势而忧虑,你欣赏对方的才识,决定带着自己的嫁妆和属臣加入了陆成安的阵营。】
    宁王对自己的基础打得很好。
    她知道宣平、程和这两个人追求的是什么,宣平追求的是盛世之中的国泰民安,程和要的是吏治清明,百姓可以得到公正、不被压迫的世道。
    宁王和陆成安学的东西,轻而易举就拿大道理说服了这两个人。
    而李徽年纪太小,世道又乱,宁王直接是用银子向李徽的父母买下了他。
    这点让宁王可悲的同时又感到深深的无奈。
    这时的陆成安一口气得到了桃源三杰,还有宁王带来的嫁妆,这意味着创业的启动资金有了。
    白手起家的朱元璋,那也是靠着郭子兴的赏识才有了一份自己的产业和部众。
    哪怕是汉高祖刘邦,没有吕氏集团的强势入股,也很难真正意义上获得天下。
    靠一个人打天下,显然是不靠谱的。
    宁王的到来,是给陆成安带来了原始的资本,也就是起步的条件。
    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上次汉末三国的剧情模式,陆成安就得到了一个关键的信息,宁王的模拟目标是想要助他夺取天下。
    直到现在,陆成安蓦然回头,已经是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的地方。
    宁王,对他实在是太好了。
    因为很多时候都是模拟推演上的消息和文字,陆成安是很难感受到这种感觉的。
    而陆成安本身也不是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凭空就以为自己是人见人爱的存在。
    所以很难察觉到宁王对他的喜欢。
    可现在的陆成安再意识不到宁王对他的态度,那未免就太迟钝了。
    一个人对你好一次两次,可能是对你有什么图谋,有什么想法,想要从你的身上得到什么。
    但一个人每次模拟推演都在为你着想,还能不证明其中的问题吗?
    即便是现在,陆成安也不知道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以至于宁王对他能那么的死心塌地。
    早在之前,宁王偷偷摸摸找到他,生下一个陆为邦的儿子,陆成安就隐隐觉得宁王对他的态度不一般。
    因为双方的身份差距在当时还是很大的,宁王是皇室,是大晟王朝女帝的潜在候选人。
    给陆成安生下一个姓陆的儿子,那不就是自动放弃了争夺女帝的资格。
    这一次发生的事情,还有先前的线索,都是让陆成安逐渐正视起来这个默默在他身后付出的小女人。
    而相比起之前滔滔不绝的猛烈攻势,宁王没有选择和陆成安在关系上更进一步,反倒是慢慢地为陆成安规划出了整个战略计划。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