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4节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她的确是用过「未卜先知」看一眼自己孩子的天分,但是她不会因为孩子的天分问题而选择养还是不养。
    天分好与坏,那都是自己的孩子。
    你会因为这个孩子很笨,所以就选择放弃了吗?
    有时候,情绪到了,陆成安想要和她贴贴,然后你跟他说——今日不合时宜,因为我未卜先知到我这个月的孩子天分不行,我们要下次再来。
    那么,你是为了孩子的天分而生活,还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而活着?
    可以用「未卜先知」看自己孩子的天分,也可以看了孩子的天分去选择。
    但燕王可不会魔怔到为了孩子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非要选个良辰吉日才能同房。
    陆清净这个长女,燕王就很喜欢,这孩子一看天赋就是继承了她,性格几乎是如出一辙的。
    不过,也不知道是陆成安的天资好,还是她的天资好,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一两个金色词条作为保底。
    要么是文学方面的,要么就是魅力方面的。
    不管了,先照顾好咱家的第一个大宝。
    燕王的注意力投入到了照顾孩子方面,实际上陆成安也是从零开始地养孩子。
    晋王和陆成安的孩子,有一段时间是托管的人物卡培养的。
    像这样从接生到启蒙,都是自己一手包办的,还是头一回。
    而燕王和陆成安还在自己的小生活中过着知足常乐的日子。
    另外一边的动静那可是一点都不小。
    【正英十三年二月,你通过来往于疫情灾区,对于诸多疑难杂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创作出《论伤寒杂症》的医书后,你的医术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同时,长孙势力被正英帝与宁王一同瓦解后,身为秦王的你吸纳了不少原先属于长孙派系的世家官僚。】
    【正英十三年三月,宁王向正英帝请命,欲就藩于边陲,替父镇守江山。】
    【正英帝同意了此事,宁王带着李徽、王世真前往凉州。】
    画面上。
    出现了宁王牵马的背景。
    即便是汉王,也感受到了来自于宁王身上源源不断传递而来的压迫感。
    父皇和长孙家是必然有一死的。
    因为他们两个代表着皇权和相权的斗争、代表着皇室和世家望族的比拼,何况长孙明渐渐脱离了最开始父皇对他的定义。
    两者必有一死。
    但正英帝毕竟是集团地位最高的人,长孙明的失败就成了时间上的问题。
    而之前的长孙家很难解决,主要的原因还是父皇太过于信任长孙家,这使得秦王和宁王几乎没有任何操作的机会。
    哪怕父皇和长孙明有矛盾,也不过是权力上的矛盾,父皇当时是不认为长孙明会叛乱,有念旧的情绪在。
    而父皇不想动长孙明,他这些个女儿,在没有充足的理由下,想动长孙明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上次长孙明被晋王射杀,是长孙明给了父皇必须要他死的理由。
    这次宁王敢这般设下算计栽赃陷害长孙家,借此除掉一个祸害,也是完全建立在父皇想要除掉长孙家的心态上。
    父皇转变了心态,长孙家本身就有反意,宁王是北镇抚司出来的,找到证据就不是难事。
    故意栽赃陷害,再拿出长孙家这些年来累积下来的罪证。
    长孙家的覆灭,就是时间上的问题。
    而宁王迁走晋王去边境抵御蛮族,又让秦王去处理瘟疫灾祸,的确是存有引开两人,给自己在朝堂扶持政治力量争取空间。
    因为秦王作为长孙家最重要的一枚棋子,她一意孤行要跑去做这种赈灾,解决瘟疫的高难度工作,长孙家是不可能坐视不管的,他们需要这个棋子。
    这就带动着长孙家的人跟着秦王的移动而移动,这就让长孙明在朝堂上的发展和影响力,在临时情况下是趋于下滑状况的。
    注意力跟着转移在疫情的期间,宁王在几个重要的位置安插了自己的嫡系。
    宣平、程和都是这个阶段开始身居要职,至于李徽则是因为年龄的问题,要略逊一筹。
    所以李徽是继续跟着她宁王进修能力,这次去凉州,宁王就带上了李徽。
    而由于宁王党之中的寒门众多,在朝堂上暂时是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整体还是比较难受的。
    其次,宁王想发展更大,就一定要削弱其他人的力量,长孙家作为其他势力中最大的、符合父皇打击的需求,且跟她们这些皇女不是一条路的人,是每场都要造反的内奸。
    设计铲除长孙家就提上了行程。
    长孙家一倒下,宁王在朝堂中的力量算是站稳了脚跟,但宁王也很清楚,汉王才是父皇真正的心头肉。
    她野心勃勃,要是再毫无节制地继续做大,如果父皇是那些传统皇帝的话,早晚要朝她下手。
    离开京城,向父皇表明态度就很重要。
    主要是现在京城内的政治基本盘已经有了。
    不像一开始,几乎没有宁王党的人身居高位。
    所以离开京城对宁王的损失已经最小化。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