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3节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最起码晋王还和人有基础的交流,燕王是从来不和人交流的,哪怕是说一句话都非常罕见。
    比起楚王、濮王、成王,老六老七老八这三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燕王是最让正英帝担忧的。
    按理说成年的皇女,不说外放就藩,最起码也得离开皇宫,在京师准备一个府邸居住。
    燕王早早就到了十八岁,但是考虑到燕王性情上的孤僻,比起成王更加不善于交流的模样,这让正英帝是不敢把燕王放在宫外的。
    陆成安还是第一次听到燕王的名号。
    即便是在模拟推演中,燕王在他的印象里也很少出现,只有在第一次模拟的时候,在选择女帝的时候,出现过燕王的立绘。
    后面的模拟推演中,就几乎一次都没有见到过燕王了。
    而正英帝做出这样的考虑,强迫燕王到晋王府上修学,理由很简单,他这个当父皇的,不可能一辈子都去照顾一个女儿。
    他早晚是要驾崩的,下一个接替皇位的人,会让你这个先帝的女儿继续留在宫里吗?
    汉王能同意,但汉王之后的皇帝呢?
    燕王早晚是要出宫的,现在因为疼爱她,没有去管,任而放之,往后,便是害了老五。
    不管怎么样,就是这个女儿不情愿见人,不情愿说话,正英帝都要逼着她和别人接触。
    而对于陆成安而言,其实模拟的时候,他就在教这些皇女做事了,侍读陪学这工作,也算是重操旧业了。
    虽然,马上是应诺下来。
    听到陆成安的答应,正英帝点了点头,他让陆成安入宫,既是在得到这段记忆后,想要见陆成安一面,另一件事,就是想让陆成安来教自己这些皇女们的功课,最主要的一点,是看看陆成安能不能和老五建立沟通。
    在成王稚嫩的话语下,正英帝想来想去,这样的人才,确实不能便宜给外人了。
    通过各方各面的思考。
    他手上适合出嫁的女儿只有燕王。
    而陆成安都能和青州的女将友好相处,和自己这个性情古怪的女儿建立交流,未必没有可能。
    加之陆成安的性格极好,自己这女儿嫁出去,那左思右想也不是一件吃亏的事情啊。
    毕竟老五性格怪是怪了点,但是在卖相这一点上,正英帝还是很自信的,毕竟老五的爹,是他这个英明神武的晟仁宗。
    这一手,既是拉拢了陆成安,要是运势好,还能解决老五的终身大事,送出宫去不再是宫里蹲。
    那这对谁都是一桩好事。
    老五,看你的了。
    要是你们两个互相不满意,没有一个好结果的话。
    正英帝就只能选择便宜外人,保持旧有的路线,继续让秦道秀和陆成安结合了。
    
    第237章 本王要匡扶汉室,谁反对?
    “畜牲呐!背信弃义的江东鼠辈!你们不得好死!”晋王发出了惨绝人寰的哀嚎声。
    从白天看到晚上,晋王终于是对整个三国的历史背景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
    所以,她现在痛苦万分。
    因为,晋王选择的主视角是以季汉为主的刘备,有先入为主的代入感以后,晋王对东吴产生了极大的敌意。
    滚你妈的!
    哪有当盟友捅队友两刀的。
    什么狗屁不通的决策啊?
    你把季汉搞了,你东吴就能打曹魏了?
    人家季汉本身就是最弱的一块势力了,只占据益州和荆州这两个地方。
    而曹魏资本雄厚,哪怕是一打二,虽然打的很吃力但他们还是能打,你这一刀把刘备给干住了,局势顿时逆转了啊!
    弱的一方结盟才有抗衡的空间,结果先内部闹起了矛盾,导致弱的一方更弱,强的一方只需要坐山观虎斗,静待良机。
    晋王都快给东吴人给气吐血了。
    接着,晋王看到三国志最终的结局是三分归晋,她更是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受,三家那么强的势力,结果被司马家偷家篡权的结局,是晋王根本想不到的。
    在这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中,晋王感觉到的是——翻盘、被翻盘,然后翻盘再翻盘,翻中翻。
    没有人能确保自己能笑到最后,前一秒谈笑风生的人,下一秒就死于非命。
    这实在是一个波澜壮阔的英雄时代!
    晋王不由感叹万分。
    无论是曹操、刘备都是英雄,曹操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晋王是很认可的。
    至少,曹魏和季汉这两家,晋王心里是有认可感的。
    当然,让晋王最难以忘怀的是,这本《三国志》没有一个人是固定的主角,一开始以为,主角会是出场英姿不凡的袁绍,后面以为是独战八方,天下无敌的吕布,再到后面感觉是赢了官渡之战的曹操天下无敌,结果还能冒出刘备的极限翻盘,东吴的赤壁之战。
    可以说,人人都可能是这个时代的主角。
    这实在是太精彩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