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因为,在那个记忆里,正英帝也看到了秦王被世家子弟裹挟上位发起政变,而陆谦己为了自保,携兵拥立齐王入京为帝。
说句实话,秦王和陆谦己做出来的事情,正英帝理解说是能理解,但还是有不舒服的地方。
一个人,有了一个拥立她的集团。
这个集团在利益分配来到了最顶端的时候,为了开拓更大的利益,那就只能选择不断地前进。
秦王的政变便是如此。
正英帝能看出来问题所在,那就是秦王的盘子已经做大了,但是呢,她底下的人利益分配不均。
大家又不想内部分裂,那就只能寻求新的发展,政变为帝,就成了促进他们集体利益的核心想法。
秦王的政变,可以说是「黄袍加身」,有被迫的成分,但是秦王自己的半推半就,同样是态度明显。
而陆谦己是汉王系,也就是最纯粹的保皇系,他和秦王之间的关系并不对付,想到了可能会被清算的下场,只能被迫从其他的宗室成员中找到继承人。
陆谦己和秦王之间的动乱之争同样是必然的政治事件。
双方的背后代表着不同的体系,陆谦己会以下犯上,他背后那股嫡属于汉王派系的属臣,也有出力的一面。
这些人都知道秦王上位,他们讨不到好处,所以坚决不能让秦王政变成功。
于是两股势力集团就发生了火拼,而拥有兵权的一方,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里,没有真正的赢家,唯一一个能说是赢家的,只有齐王。
齐王是因为关系的问题,捡了一个皇帝当。
没有过与错,只有失与得,正英帝这样细想看来,有人能镇住陆谦己,他会是大晟王朝,手上的一把神剑。
但是镇不住陆谦己的话,他同样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远远没有他的父亲那样令人放心。
这时,正英帝想到了陆成安。
成王所说的话,间接影响到了正英帝的判断,至少在赐婚一事上,正英帝已经是有了心态上的变化和动摇,没有起初脑袋一热的冲劲了。
让陆成安当驸马爷,不失为一个选择。
但是,驸马爷的话,有规定,在朝中是不能有实权的,只能领虚职,这样会极大地打压臣属的上进心。
陆成安就只能做个幕僚,或者在危机的时刻,开特例,破格接管兵权从而有上阵杀敌的机会。
而且,真让陆成安做驸马爷的话,首先排除汉王,因为汉王是他正英帝想要传承下去的继承人。
皇位给晋王...
他正英帝喜欢是喜欢晋王的性子,率真直白,但在好吃懒做上,正英帝那也是认的。
晋王当女帝,大晟王朝大半个江山都要给她败掉。
而秦王和宁王和长孙家有抽丝剥茧的关系,正英帝从来没想过要把皇位给她们。
何况传长不传幼,自古皆是如此。
除非有个男嗣,不然的话,汉王就是正英帝心目中敲定好的继承人。
只要她没有犯下大错,不做出太蠢的事情,正英帝都不会改变想法。
何况这次的记忆中,汉王继承了江山,她做出来的事情确实是守住了大晟王朝的江山,甚至比很多人都做的要出色。
这就让正英帝现在更加偏向于让汉王当下一任的女帝了。
而真要让陆成安和皇室联姻,让他当驸马爷,正英帝想了想,作为女帝继承人的汉王,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晋王?
以晋王的火爆脾气,怎么可能和陆成安能兼容起来,这俩不打起来才怪呢。
指不定哪天陆成安就缺胳膊断腿找他这个皇帝哭诉了呢。
再加上文人多少沾点清高,晋王是勋贵,更是将门之后,作为武夫,陆成安不一定会喜欢她这个女儿。
晋王不是一个好人选,汉王是女帝不能有夫婿。
秦王和宁王呢?
秦王的野心太大,陆成安一旦真正和秦王好上了,这搞不好大晟天下就乱成一锅粥了,这俩人真勠力同心的话,在正英帝想到燕然勒石陆成安的能力后,认为这对组合,实在是太吓人了。
他不能去玩这个火,而有长孙家背景的秦王也很危险,正英帝是不想让秦王和陆成安牵扯上关系从而和皇位产生纠葛。
同理,宁王也跟长孙家有关系,哪怕宁王说的很明白,她是苏家人,但是,有长孙家这个背景,正英帝就不会认认真真地考虑这事儿。
一旦长孙家拿她们俩做傀儡,这大晟王朝不就危险了?
老五呢?
今年刚满十八岁的老五燕王,正英帝在内心沉吟,这样一个庶出女,性格内向,而且成天呆在宫中,足不出户,似乎是一个很好拿来联姻的人选。
何况,老五在年龄上也差不多该嫁出去了。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