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0节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晋王一想到陆成安在京城内管理内政不断给她产出银两、粮食,运输到前线,自己还能操控他在京师之中练出来的鬼嵬军。
    还能比这个更快乐吗?
    闲着没事,甚至能醉枕成安膝,让秦王她们给自己奏乐跳舞,叫成王给自己剥葡萄,看着宁王那个小婊砸求而不得的神色。
    晋王那是越想越高兴。
    而且,她发现了晋王五骏骑竟然不是她想象中的五个小老弟,他们还有发展的潜能,到时候自己在现实中再把这五个老弟的能力给培养出来。
    这大晟天下,还能不是唾手可得吗?
    阵容太豪华了!
    先不说「吕琯」被陆成安练的那么厉害,在练兵之中,陆成安发掘出来的「陈济」那也是能考虑收为己用的,还有桃源三杰的李徽。
    这些卡池,她晋王都可以在现实中继承啊!
    全部收集起来,她晋王怎么可能不威猛啊!?
    到时候,再把核心臣卡陆成安拐到手,这次模拟之中,大晟武臣的半壁江山,已尽入她手。
    无论怎么搭配,晋王都感觉这一套臣卡的池子随随便便就能吊打父皇的臣卡池。
    说起父皇那套臣卡池,也就她的外公「吴英」可堪一用了,这区区一个长孙明,还是被她一箭射歪就射死了的东西。
    到时候,她晋王一个不小心驾崩了,这一套臣卡池还能丢给她的儿子继承,她都不知道这局面怎么崩。
    苏为英没有陆成安,只是靠着陆成安的遗嘱都能发挥出一代雄主的能力。
    再给他配个核心臣卡组的亲爹。
    这样发展下去,她晋王完全不敢想象啊!
    组合真的太强了!
    【清平九年十二月,成王奔赴幽州,想要成为你的属臣,她认为你才是真正能匡扶晟室的大英豪,并对你的所作所为充满了敬仰。】
    晋王看到这一行字,怔住了几秒钟。
    好妹妹!
    这才是真正的慧眼识英杰!
    你是懂我的。
    晋王毫不犹豫收下了成王当自己的属臣。
    并且给出了高度的评价。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你是我晋王的大贤臣,我一定会重用你这个妹妹的。
    成王看完晋王对她的期许,那是豪情万丈心中起。
    【清平十年一月,陆成安向汉王请示,希望能够提高商税,加收商人的商务税收,并且推广开海的政策。】
    【清平十年二月,陆成安厉兵粟马,权倾朝野的同时推广「改土归流」的政策,加快了土司制度的崩溃。】
    【清平十年三月,各地藩王的权力,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陆成安以「魏王作乱」的事例,逐渐打压宗室在各地藩镇的高度自治权。】
    【清平十年四月,陆成安的「削藩」政策高压而来,只允许各地藩王小规模地调动府卫兵。
    并且要求全面去除藩王卫队的数量,打压藩王在地方的自治权,不允许藩王干涉封地内的政务,定期更换封地内的官员,避免地方官员与当地的藩王进行勾结。】
    【清平十年五月,齐王带头放弃地方藩镇上的权势,并表态愿意回到京城之中生活。】
    【清平十年六月,其他藩王无法去理解齐王的所作所为,在多次与朝廷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她们认定天子受到陆成安的胁迫与蛊惑,联名上书《请诛陆成安疏》。】
    【在奏疏中,她们认为陆成安的兵权过重,已经实质性地影响到了皇权的统治。
    并且是妖言惑众,恶语中伤了她们这些藩王的清白之身,不愿意也不接受朝廷的「削藩」之举。】
    大晟王朝的藩王都是藩王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她们获得了利益,所以拥护皇室。
    但是皇室剥夺她们利益的时候,她们就要站出来为自己的利益说话。
    陆成安决意削藩,最大的理由就是这些藩王很多时候都是副作用的。
    你看看东汉末年那些个汉室宗亲的表现,就知道有多坑了,刘焉废史立牧,陆成安称之为史诗级的政策发明家,鬼点子的头号代言人。
    真是个小机灵鬼!
    再看看明末那些藩王的所作所为。
    同样令人头大。
    大晟王朝的这些藩王,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秦王大崩盘的那局,藩王们集体隐身,京师告急也不进京勤王,就搁那装死,救京师的还是汉王和齐王。
    这是什么行为?
    这是看着外部力量消耗己方的力量,给自己一个积攒能量的时间,做到乱世之中自立的资本,方便拥兵自重。
    后面这个叫魏王的NPC看局势乱,又看上头有削藩的意思,直接就反了,反的那叫一个干脆。
    陆成安是真不想留这些祸害。
    其次是这些藩王,积累了很多的财富,那是一点都不比那些所谓的世家望族瘦多少,这俩那都是在疯狂偷吃百姓的贡品。
    吃的是满嘴油,人均肥嘟嘟。<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