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8节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正英帝对秦王还是抱有期望的。
    尴尬的是,秦王同样不说话。
    秦王不说话的道理很简单,最优解陆成安已经提出来了,中策、下策,其他人也说了,她秦王又知道陆成安是最好办法。
    硬逼着她说话,考虑到利弊关系,秦王只会支持陆成安。
    但现在,父皇明显没有「开海」的意思,她出来支持陆成安,那不是存心想跟父皇站对立面。
    秦王,她也不是一个傻子啊。
    大家各怀鬼胎,都有自己的玲珑心思,这一场博弈,硬是要说的话,是晋王和宁王都赚到了。
    晋王先手提出策略,和陆成安一唱一和,这个「先平寇、再开海」,以皇室的分功潜规则。
    最后功劳是晋王和陆成安平分的,哪怕陆成安提出来的战略是占主导作用。
    而宁王顺势献上克制倭刀的兵器图纸,同样是和晋王一样,在父皇面前刷了一波心里的分数。
    在父皇面前,大大地表现了一番。
    她和汉王想要止损,那就是不说话,因为一说话只能是附和陆成安的意见。
    毕竟不可能放着好主意不用,去选个中策、下策来破坏自家的利益。
    可这样一来,那么多人的强势站队,有股「逼宫」、「胁迫」父皇做出支持她们决定的意思。
    所以,能说的话都说完了,那就闭上嘴巴,不要去犯错。
    正英帝心里已经是想好了,要教自己女儿做事,然后发现他的这几个女儿,让他开口指点的机会都没有,这咋办嘛?
    这怎么指点?
    找不说话的汉王、秦王开刀?
    那不是没事找事吗?
    还是说指点一下晋王?
    讲一讲开海的弊端,陆成安这个策略之中埋藏的问题,万一陆成安的策略还真是最好的办法,之后自己打了自己的脸,那岂不是尴尬到了极点?
    正英帝也不呆啊,有明显逻辑问题的,策论上有严重错误的,他可以拿出来批评。
    但陆成安这种听上去可行度很高,问题有是有,可不算太关键的策论,他还真不能拿来说事,这是为了以防万一。
    尤其是现在陆成安的「改土归流」之法,很得他的心意,正英帝就不可能对着自己现在比较欣赏的臣子开刀了。
    最有意思的指点女儿做事的环节没了。
    正英帝到头来,只能无奈地摆摆手,让她们几个收拾收拾滚蛋了。
    看着皇女们离开的身影。
    正英帝的目光,慢慢地放到了长孙明的身上。
    再次被凝视的长孙明,只能佯装一番苦笑,他清楚这些日子,他做的事情会引起圣上的信任危机。
    但是长孙明更清楚,现在的大晟王朝离不开他这个丞相,这才是他这样主动争权的原因。
    “丞相。”正英帝幽幽问道:“你我已经许久没有这样的机会,心平气和地谈上一谈了。”
    “海寇之事,朕的心中已有决断。”
    “但是...朕还有一事要问你。”
    “朕打算免了这一期的科举之榜,罢免这一期南方士人的功名,这符合你的心意了吗?”
    正英帝说到最后几个字的时候,声音忽然放大,整个人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走到长孙明的旁边。
    长孙明很干脆地跪拜在了地上,头重重锤在了地上。
    靠在正英帝的脚边,极尽谦逊。
    “老臣不敢对陛下指手画脚。”
    “陛下说什么,那就是什么。”
    “此次榜单,都是南人,老臣同样也是万分诧异。”
    “老臣若是知道陛下要罢免这次科榜,说什么也不敢办「谢恩宴」来叩谢皇恩啊!”长孙明「惶恐至极」地说道:“臣斗胆一问,此次科举,是有人徇私舞弊吗?”
    正英帝当然不会相信长孙明说自己不知道这件事情的掰话。
    但是,长孙明必须要撇清这件事情跟他的关系,而正英帝也要考虑到自己到底要不要对长孙明下手。
    长孙明知道自己的价值,而正英帝也只是想要用其他臣子来和长孙明内耗,不想自己亲自下场,更没有打算把长孙家打到死。
    一个愿意给自己做事又不会影响他统治的棋子,才是好的臣子。
    让正英帝感到厌烦的,只是长孙明不再心甘情愿当一枚棋子了。
    既然正英帝没有打算和长孙家撕破脸皮,大家还是貌合神离地互相应付几句,这事儿,大家各拿各的好处,各取所需,也算过去了。
    “礼部尚书张跃徇私舞弊,证据确凿,朕已经送他去了都察院监,听候三司会审。”
    “像此等罔顾事实,铸下如此大错,还一错再错,不知悔改之徒,朕欲抄他满门,丞相你意下如何?”正英帝冷笑道。
    “臣以为,张跃此人,虽然犯下大错,但是也为朝廷立下汗毛功劳,陛下将其流放,警示一二是再好不过的。”
    长孙明开口道,他想了想,虽然是他把张跃害了,但是长孙明心中也不想下死手。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