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所以,正英帝看出来了,这是有人故意纵容,那谁能纵容,谁有这个条件和张跃做这样一笔政治交易呢?
只有当朝丞相长孙明有这个能力。
甚至有可能,长孙明都没有纵容,是单方面地栽赃陷害,这次南北榜案那么大的争议,就是他故意引起,以此攻讦自己的政敌。
这么大的问题,张跃若是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主动承担罪责,正英帝不是不能网开一面,但是张跃选了最愚蠢的一条道路,那就是死撑到底,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一场科举考试中,只有南方人却没有北方人,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于是正英帝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废除了这次科榜,所有南方士子的成绩都作废,再问责礼部尚书张跃。
你不愿意承担这个罪责,那就朕亲自定你的罪。
而单独列罪和作废成绩,又是两个尺度。
单独列罪,那就相当于是实锤了徇私舞弊的事情,那些卷入此案的士子,终身不得入仕,全部都得作废成绩。
而只是单纯的作废成绩,便类似于变相的‘法不责众’,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给了这些南方世族一个面子。
只追究张跃一个人的过失,又安抚了南北两边士子的情绪。
对于北方士子而言,这是陛下天威,明察秋毫,千古明君,查出了这次科举确确实实有徇私舞弊的情况,成了既得利益者,自然会维护正英帝。
对于南方士子而言,他们会庆幸这次只是废除了科举的成绩,对赶考的士子没有实质性的惩罚,仍有入仕的机会,这难道不是一种恩情吗?
秦王冷不丁问道:“既然如此,儿臣就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了。”
“父皇先前并不想追责这些卷入徇私舞弊之案的士子,想要借机安抚双方,都各退一步,现在为何又要追责?”
正英帝仰天大笑。
“朕不追责到底,是因为之前没有人值得朕去追责。”
“你做事,是要有收益的,你要先想清楚,你做这件事的价值,值不值得你去付出。”
“朕不对张家赶尽杀绝,是因为张家已经死了一个张跃,它已经失去了权势,朕留着它们,它们能动摇朕的根基吗?”
“不,不会,它们甚至会认为朕还念有旧情,会有崛起的机会,会不断向朕示好,替朕对付那些跟朕过不去的人。”
“这是朕留下它们的原因。”
“但是,朕真要它们的命,它们又能怎么样呢?朝中有的是人,想要张家死。”
“往上爬的人是不会少的,岂止一人!”
“【改土归流】这一策,足够买他们张家的命,让他们接这个罪,断了他们的前程。”
“朕怎会去平白养一些闲人?废人?”
“若是陆成安真有这个能力,朕想让他的世族成为下一个张家,下一个朝中权贵。”
“那他就能。”
“张跃因朕而昌!”
“亦能因朕而亡。”
“张家错就错在他们有这个徇私舞弊的把柄在朕的手上,错就错在有人的价值比他们高。”
正英帝淡淡道:“若张家,有人能定西南之乱,朕网开一面又如何?”
“可他们没这个能力。”
“又是众矢之的。”
汉王皱起眉头,父皇这样的观点,她并不能认可,科举本身就是给天下读书人一个博取功名,是让寒门士子出人头地的机会。
这样神圣的地方,父皇都能纵容官员徇私舞弊,哪怕每年只是让一两个人幸进,可一年,又有多少个名额呢?
多出来的这些闲官、庸官,放下去治理地方,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但想了想,汉王叹了一口气。
眼下的局势,父皇和这些世家们的利益已经是牢牢结合,这样恐怕也是互相让步下的妥协,好说歹说,父皇现在都没有让这些世家彻底控制科举这条路。
毕竟在模拟推演中,世家的问题,汉王是耗费了几十年的时间才慢慢让它们被皇权压制,但记住,她也只是利用皇权压制住了世家。
真正解决掉世家积弊的,只有晋王那一次大清洗,彻底给格局洗了一个干干净净。
现在想来,父皇的每一步同样不容易,自己还是太理想化了。
正英帝幽幽长叹道:“汉王,你来替朕拟旨,将张家的那两位士子以徇私舞弊之罪和礼部尚书张跃一并处置。”
“本次科举,朕要分为南北两榜,南方士子和北方士子,朕要各自录取五十名士子,往后的科举,也按此法来登榜。”
“这一百人,选个日子,入宫重新殿试。”
“本次殿试的题目。”
“就以平定西南为题吧。”
晋王听到这句话,内心里是乐开了花。
这是亲爹给好女婿特意开的后门,就连题目的答案都提前泄露出去了,以陆成安的【改土归流】之策,怎么可能不被点为状元郎?
甚至陆成安还有时间提前准备辞藻的时间,这还能不是一个扬名立万的好机会吗?
晋王用肘子轻轻顶了顶身后的宁王道:“看见没,我才是最像父皇的人呐,就连宠信爱臣的手法都一模一样。”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