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次海寇之乱,在我的皇帝本纪中,被记录为大晟朝的六大案之一,是我后期执政中,牵扯极为深远的一次案件,而且本质上......”
“我也没有真正地去解决掉问题。”
这一下,汉王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以朝代为开头的案件,而不是以年号为开头的案件,是有一个规模级别的差距。
说明这次案件的影响程度,跨越了整个朝代,是大晟朝历代中都具有空前影响力的大案。
这种级别的案件,不知道会牵扯到多少人的利益。
汉王苏瑜舟的皇帝本纪中,她【凉州事变】词条案件,带走了凉州大量的豪强世家,清洗了上千人,也只能是她晟明帝的大案,放在大晟朝整体而言,也只能说是一次中等规模的政治事件。
而且这种级别的大案,很多时候都是以‘谜案’而结果,最终不了了之的。
汉王苏瑜舟目前是有南方士林的支持,恰好这一次案情发生在南方,换而言之,能替陆成安渡过这次死劫的人,汉王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人。
这让她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重要性。
“我们去一趟晋王府。”汉王在地图中和宁王对话了一番,决定去找一下晋王。
汉王经历过了那么多次的模拟推演和存档,天下大乱的时候都能稳住一州之安,政治眼光已然突飞猛进。
她能帮到陆成安,也能害了陆成安。
南方士林的人的确被她汉王所拉拢,是支持她了,可是谁能确保这些南方士林的士子们,他们的家族没有牵扯到这桩大案之中?
而当这些南方士林的士子,他们的家族利益受到冲击的时候,还会不会站在汉王这一边?
可能会有那种将国家利益放在家族利益之上的人,然而这种人,毕竟是少数。
这时候最正确的做法是——借助‘平定倭奴海寇’、‘海患起起伏伏’作为理由,让父皇临时调遣一部分镇北的边疆军团转向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保障陆成安人身安全的一道防线。
为什么?
因为晋王不会坐视陆成安身死。
镇北的边疆军团,正是晋王这一脉的重要资源。
晋王愿意做这个牵头人,陆成安的安全性就能得到提升。
【晋王府】
【汉王、晋王、宁王,三个人互相对视。】
【汉王苏瑜舟率先摊牌道:“我平时没有对你们扶植党羽的事情多加管制,我相信你们现在都是积累了一部分力量的,该站出来的时候就该站出来了,不能总是韬光养晦。”】
【“我现在手上一共有一个金色品质的臣卡,三个紫色品质的臣卡,一百二十九位蓝色品质的士子投效,汉王党统共329人,乐安州范围内的地方官员,我已经全部打通了。”】
宁王呆滞了几秒钟。
汉王这股势力,基本上在朝中已经成型了,足以和长孙明为代表的集团相抗衡,平时不显山不漏水的汉王,什么时候有了这个水平?
其实,也不尽然,汉王只是收编了陆成安龙场悟道时期,曾经投效于事功学说的派系势力,这些人的爱好是什么,汉王都了如指掌,投其所好,又蓄养自己的名望,有了前面的答案,照抄一遍是不难的。
至于乐安州,那是汉王几次就藩的基本盘,地方官员哪个时间点会做哪些事情,她都能记下来,甚至哪个人有什么把柄,她都清楚。
晋王也没能料到汉王这次不再是呆瓜了。
竟然如此诚意地表态。
犹豫之下,晋王想了想,也把自己渗透朝堂的数据通报出去。
【“工部149人,渗透了除去陆成安以外的所有工部官员,大部分人都已经投效于我。”晋王跟着摊牌道:“我现在基本上可以获得陆成安所有的研究成果。”】
【“此外我禀告了我母妃一些事情,我有一支两千人正编的死士部队,是我吴家囤养的私兵。”】
【“我囤了三千副制式铠甲、三千柄斩马刀、一千张弓、购置了五百匹良马,镇边部队,我没有实际的控制权,因为大部分人吃的还是朝廷的军饷,我没办法让他们叛变朝廷,但为朝廷做事的区间内,我的族兄吴明还是能驾驭得住这些兵马的。”】
宁王和汉王瞬间满头的问号。
全副武装,随时造反是吧?
有你这样储备战时资源的?
天下大乱,立刻出手?
两千人整编的死士部队私兵,这不是纯纯的乱臣贼子?
还有这个囤养装备,被举报了,百分百是谋逆大罪。
这可是三千副制式铠甲!三千柄斩马刀!一千张弓在这里都只能是个添头,关键竟然还有经济买马。
晋王到底是什么成分,这让宁王和汉王都很怀疑了。
就差脑袋上贴一个字条‘反贼’了。
【“你这个有点过分了吧?”汉王都忍不住发出质疑的声音,“你就这么怕我清算你了?”】
【“你是我妹妹,只要我登基了,你别胡作非为,欺压百姓,安分守己当个王爷,我是不会动你的。”汉王道。】
【晋王冷声道:“我可以放弃战斗,但我不能没有武器!万一哪天你要弄死我,我连一点反制手段都没有,这岂不是惨了?”】
晋王深吸一口气。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