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6节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是秦王所看到利益交错下的视角。
    至于她和宁王。
    秦王心里有些微微的痛楚,之前是没有看透,现在是已经看穿了时局,从一开始,他们的父皇就没有把她们视为有机会接班大晟朝的人。
    因为血统。
    甚至秦王怀疑自己的父皇压根就没有喜欢过母妃,只不过是临时和长孙家形成了一种政治同盟而表现出自己对他们的重视,暂时结姻。
    长孙家作为北方的望族世家,秦王和宁王都是长孙明妹妹的女儿,而一旦父皇传位想要传位到她们两个人的头上。
    谁能保证这大晟朝的江山,到底是苏姓皇室的江山,还是世家大族的江山?
    在和平交接政权的情况下。
    父皇要是迟迟没有皇子来续脉江山。
    毋庸置疑,皇权最适合继承的人会是汉王。
    在出身问题上,汉王的母上是自己父皇的原配,身世足够清白,正英帝没有后顾之忧,不必担心外戚势力滋长。
    之前的遗诏中,父皇哪怕是在仓促之中崩殂,都是选中了汉王当继位人,就可见父皇对于世家派系的忌惮。
    而在托孤方面,父皇选中了三个托孤重臣,一个是自己的舅父长孙明,一个是晋王的外祖父吴英,另外一个是内相曹贤。
    托孤长孙明,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长孙明是象征着世家一脉的人,父皇驾崩,担心后继人压不住,只能进行安抚,而且长孙明有了托孤的名义,有些事情也不能做得太过火了。
    做得过分了,那是要得到一世骂名的事情。
    当然,父皇也不会坐视长孙明成了托孤大臣后一家独大,重要的山阳公吴英,其代表的勋贵集团是局限长孙明做大的宝剑。
    军功派系的这些武夫们,关键时刻还是能站出来限制权臣一家做大的,而且正英帝极为信任山阳公吴英的忠诚。
    事实证明,山阳公吴英并没有辜负正英帝的托孤,在宁王统一天下的推演模拟中,在天下大乱之时,是山阳公吴英帮助秦王压制住了长孙明。
    只是,山阳公吴英犯了一个所有人都会犯的错误。
    他死了。
    每次推演模拟中,他死的都比长孙明早。
    这就很尴尬了。
    长孙明不仅把自己的父皇熬死了,还把自己的政敌山阳公吴英一起熬死了。
    活到最后,他的发挥空间不就无限放大了吗?
    不过父皇还有一点是预判出现了失误,那就是没有能料到长孙明的手能伸那么长,连宦官集团的曹贤都能勾结。
    导致遗诏被篡改,立了她秦王为帝。
    这一点,秦王已经提前解决掉了问题,把曹贤清理出局了。
    而当这些事情的迷雾,被秦王越看越清楚的时候,以她的见识和判断,已经意识到,在和平时期,她距离这个皇位只会越来越远。
    哪怕秦王她自己知道,她是一个皇权派,而不是靠拢长孙家的世家派,可自己的父皇又怎么能笃定这一点呢?
    父皇是不可能把江山留给一个可能会出现问题的人。
    当这些问题剖析出来,秦王看得越明白,就越清楚,她想要上位,也得需要天下大乱的这个前置条件,才能成功反杀所有人。
    要么,就是与虎谋皮,坐享其成,等着父皇驾崩,一边利用长孙明立他为帝的机会,一边想办法削去长孙明的羽翼,斗倒权臣。
    但是。
    秦王没这个大病啊。
    几次推演模拟下来,秦王在天下大乱之中,见过太多太多的惨状了。
    战争从来不是一件好事。
    何况,天下大乱,是野心家滋生的时候,她带头造反,赢得了天下,那还好说。
    万一重振天下的人,不是她们苏家的人,而是换成了别家的人,她们苏氏宗亲,还能有活路吗?
    坐视父皇驾崩,与虎谋皮更不是一件好事,成则成,败了,她进祖祠都得跪着进去,这已经不是孝顺不孝顺那么简单的问题了。
    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不得以为之,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在知道真实的情况下,还要那么做,那就是品性不端。
    这让其他姐姐妹妹怎么看待她秦王?
    说一套做一套的狡诈小人?
    王者之道就是这样的王者之道?
    既然来到了和平时期,她秦王没有什么机会争夺天下正统的机会,那她还兢兢业业什么呢?
    摆了!
    利用这个模拟推演的机会,学学医术,养一养自己的身体。
    做这些事情都比祸乱天下,当一个阴谋家强。
    想到这里,秦王稍加思索。
    既然都那么闲了,顺手研究一下陆成安这个名臣卡的强度,也没什么问题吧?
    突然,秦王猛拍自己的脑袋。
    “体验卡的成立条件是解锁皮肤。”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