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节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也不用,那也不行,就算有活路,也被她逼成了死局。
    再这样犹豫下去,别说是傀儡了,大晟朝在这种状态下,迟早在她手上亡国,哪怕这其中有很多的内外因素,但是她在位期间,使得国力衰退的这件事,是没法辩解的。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既无破局之策,那就让老帅入京勤王。”
    “若是晋王上位,我也就认了。”
    “这大晟朝万万不能亡于我手,哪怕是这皇位拱手相让,也要让列祖列宗的基业传承下去。”
    【济钰元年五月,济钰帝苏知清宣山阳公吴英入京勤王,掌天下兵马之权,以讨各地不臣之心。】
    【济钰元年六月,济钰帝苏知清以乱世为由,颁发招贤令,广纳天下寒门之士,长孙丞相上书反对,山阳公吴英认同招贤令的做法。】
    【济钰元年七月,松江县县令宣平再次入京,投身官场,受山阳公吴英重视,入军,作山阳公军中账下一主簿。】
    【济钰元年八月,南阳宛城的起义军席卷而来,已成大势所趋,山阳公吴英令账下骁将王世真为主将,宣平为参谋军师,携一万精兵抗之。】
    【济钰元年十月,朝廷此役大胜,重振军心,随后王世真不退反攻,孤军深入,直取南阳宛城,破城获首功,参谋军师宣平献策立次功。】
    【济钰元年十一月,济钰帝苏知清册封王世真为南阳总兵,宣平为南阳知府。】
    秦王眼前一亮。
    好像天无绝人之路?
    在老帅吴英入京勤王之后,一家独大的长孙家瞬间有了一个强大的内敌做制衡,原本被压榨到极限的生存空间立刻是有了一个充盈的发育环境。
    此时的秦王内心有些小小的激动,倘若晋王在此,她恨不得拥抱一下晋王。
    作为晋王的外公,山阳公吴英帮了大忙。
    对了!
    那个宣平不是自称是陆成安的弟子吗?
    秦王脑海中很多讯息都是储存着的,如今陆成安的弟子宣平投效朝廷,那么不就马上就能拿到陆成安的消息?
    到时候请陆成安入仕为官。
    自己又能多一个强大助力,如此一来,整个崩盘的局势,甚至是迎来了难得的曙光。
    晋王!
    我的晋王殿下啊!
    若我执掌天下大权,你必是首功!
    秦王向来没有神色的面孔上多了一丝光彩。
    .....
    .....
    .....
    (这几章还在铺垫,好戏即将开场。)
    (第4更!)
    
    第59章 众人寻他千百度(第1更)
    现在正是人才匮乏之际。
    秦王临时招贤令收入麾下的寒门,三维面板层次不齐,又是刚刚归心,想要让他们效死力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对于陆成安这种明牌在外,还没有明主提携的金卡,她不能说是势在必得,但一有机会,她肯定是想要收入麾下的。
    晋王的胜利,陆成安的发挥是有决定性的因素,甚至达成了她心目中的完美结局,对于这样的人才,秦王是有欣赏之意的。
    最重要的是,陆成安的道德很高,一旦收入麾下,哪怕一开始对自己不那么忠心,在高道德的面板下,也会尽力而为。
    能立刻派上用场的这个特点,是秦王最看重的特性。
    你看看这招贤令来的人,有些人道德之低,完全是让秦王用不下去,固然她说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可是这种道德败坏的臣卡,他们上位做事,道德越低,是越容易引起治地百姓的不满,出现腐败和剥削的现象。
    【济钰二年一月,你派遣宁王和一队侍卫下乡根据宣平的消息,寻找陆成安下落。】
    就等收获了。
    秦王派遣自己的亲妹妹宁王去寻找陆成安,无疑是突出自己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她现在还是名义上的正统皇帝。
    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作为一国之主,秦王是不可能离开国都,到处乱跑的,就是和平年代的微服私访都要三申五令,何况现在是战乱之际,上上下下有无数的事情要做,她没有脱身的空闲。
    这次,长孙家在沉默中,放行。
    前三次秦王登基削藩,第一时间就是找她的亲妹妹削藩,并不是她自己的主意,而是长孙家的想法。
    汉王和晋王都是必死之人。
    前者是正英帝在遗诏中的正统传位人,具有合法权,不是长孙家和曹贤改了遗诏,汉王的正统性是最高。
    所以,汉王必须死。
    后者是有勋贵集团在背后支持的将门之后,长孙家没有这个能力和实力去驾驭晋王做傀儡皇帝,容易反受其害,而且对方还是自己的政敌。
    除掉晋王比留下晋王的好处多。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