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没什么可逛得,高景干脆带着焰灵姬在客栈内读书。
每次高景教焰灵姬时,典庆都会来旁听,渐渐地黑白玄翦也有了这个习惯。
正好趁着在一国都城,高景干脆去儒家据点,跑了一大堆竹简过来。
他自己有无字书,可以舍弃竹简,但17如今焰灵姬需要学习,却不能再这样了。
有了这堆竹简,焰灵姬就可以自己看了。
在孔子以前,以竹简载言的书籍,颇为稀罕贵重,它一般在垄断在贵族阶层手中,寻常的平民子弟,根本没有机会接触。
是孔子打破了“大贵族垄断知识”的局面,使小贵族以及平民子弟亦有机会接触知识与学问。
比起孔子的言论,这才是他为世俗带来的巨大变化。
“孔圣人”这个称呼,其中大部分原因也是为此!
可惜后世的儒家渐渐忘了这一点,盲目的追捧孔子,无论什么事都要以“孔子”来作标。
比如孔子篡改了鲁国的史书,著称《春秋》一书,于是有了“春秋笔法”的说法。
后来的儒家弟子们根据对《春秋》的钻研,觉得孔子将自己对治国的期望都藏在其中,于是钻研出《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这“春秋三传”。
整个西汉历史,就是靠这“春秋三传”来治理的。
先是汉武帝,找儒家辩论,“公羊派”的董仲舒赢了,裁判就说没有人比董仲舒更懂孔子。
于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公羊传》来治国。
汉武帝的儿子喜欢《谷梁传》,继位后选用了“谷梁派”的儒家治国。
再后来王莽差点凭《左传》篡汉……
孔子说,我只是篡改了一下鲁国的史书而已……
几千年后,鲁迅大概也有同感!
……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焰灵姬翻着手上的竹简,疑惑道:“这种话也是孔子说的?”
黑白玄翦也愣了一下:“陶俑殉葬不好吗?难道非要用人来殉葬?”
鬼知道孔子到底有没有说这句话……
或者孔子说这句话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反正只要是孔子的话,后世的儒家都会自行脑补其中深意,还会为此找出各种证据逻辑来。
不过也正是如此,儒家才能发展壮大。
“这话是《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借孔子之口所说,确实很容易引起误解。”
高景解释道:“殷商时期,以人殉葬的风气横行,直到周朝才得到控制。
周朝废止了人殉,而是用草人来代替,后来有人发明了陶俑,用陶俑来殉葬。
从草人到陶俑,越来越逼真,孔子担心继续发展下去,人殉的风气又会再次兴起,所以才说第一个用陶俑殉葬的,就会没有后代,断子绝孙。
孟子是在借孔子的口,表达自己“仁爱”的观点。”
焰灵姬恍然,感叹道:“只看这一句,我还以为孔子赞成人殉呢!”
高景语重心长的道:“所以啊,读儒家著作,最忌讳断章取义!”
焰灵姬眨眨眼,突然道:“你以前不是说,孟子骂人时,也喜欢断章取义吗?”
“所以天道好轮回,如果我不解释,你刚才是不是就要误解他的话了?”
高景道:“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反过来也一样。
更何况孟子也没有全部“断章取义”啊,你看墨家要求“兼爱”,要平等的爱护所有人,如果所有的爱都要求平等,那父母之爱放在哪了?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孟子骂他们“无父无母”,骂错了吗?”
“咔擦!”
楼顶突然传来重重的声响。
“咳——”
高景清了清嗓子,道:“好了好了,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做学问不能抱着偏袒的心思,只要是好的,儒家都可以学,你看墨家的“非命”就不错,人定胜天……”
差点忘了,六指黑侠还在暗处护卫着他呢。
焰灵姬低着头,在偷偷发笑。
黑白玄翦抬头扫了一眼屋顶,没有说话。
…413…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高景带着三人,将一堆竹简搬到马车上,结清了房钱后,驾着马车,朝蓟都大门走去。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