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节  儒家修身:读书人从大秦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很迷的操作!
    虽然这些消息到处都透露这阴谋博弈的味道,但高景并没有太关注这些。
    他此时的想法只有一个:
    想听“高山流水”,这好像是最后的机会了!.
    
    第五十四章 披甲门 
    “我打算去一趟秦国。”
    从镇上回来后,高景直接找到典庆跟梅三娘,跟他们说了自己的决定。
    很反常的,两人都沉默着没有说话。
    高景有些奇怪,问道:“怎么了?”
    梅三娘忍不住道:“先生是打算去秦国当官吗?为什么不留在……”
    语气里带着一点委屈。
    其实她本来想问为什么不留在魏国,但想想魏国国君的做派,最终还是没有问出口。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她跟典庆都很清楚,儒家高景“学究天人”的传言,是多么的名副其实。
    不说他讲的那些道理,光是他发明的那些农具,教给他们肥田的方法,只要普及下去,就能够让一个国家的粮食产量提高许多。
    这样的人,为什么偏偏要去他们仇恨的秦国?
    一瞬间,梅三娘甚至有了一种把人扣下来的冲动,不过这种念头转瞬即逝。
    典庆还是默不作声,但隐约间透露着一股隐晦的绝望。
    高景这才恍然,笑道:“你们误会了,我暂时没打算去秦国出仕。”
    梅三娘眼前顿时一亮:“真的?那你以后会去吗?”
    “说不准。”
    高景也不确定的,看两人的样子,笑道:“你们应该明白,诸国混战数百年,死伤不计其数,如今人心思定,只有天下归一,才能结束这样的纷争。”
    梅三娘忍不住嘟囔道:“那也不一定是秦国啊!秦国虽然强,但我相信只要有先生的帮助,其他国家的国力会很快提升,甚至超过秦国的!”
    高景摇头道:“这已经不单纯是国力的差距了,而是制度的差距,秦国的制度就是为战争而生的,天下不同意,秦国的脚步也不会停。”
    典庆突然闷声道:“天下统一,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吗?”
    “唉……”
    高景叹了口气,表情黯然道:“我说了,秦国的制度就是为战争而生的,如今的法之道,就在于弱民以强国!
    百姓想过吃饱穿暖的日子,只有通过战争去获得爵位,但天下统一,没了战争,如何“弱民”?
    就只有加大劳役了……”
    典庆气馁道:“难道百姓就永远过不上安稳日子了?”
    高景提起精神,道:“我曾经给现在的秦王种下了一些观念种子,如果天下统一后,这些种子能够发芽……到时候的秦王要是有心变革,我会给天下百姓谋出活路的!”
    典庆精神一震:“为什么一定要秦王有心?先生就不能主动去吗?”
    “变革从来都不是易事!”
    高景想了想,讲了个故事道:“昔日楚国郢地有一名匠人,他与同伴石一同给人造房子时,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便请同伴石替他削掉。
    于是匠人石便挥动斧头,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且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从始至终那名郢人站着面不改色。
    后来宋国君主听说这件事,把将那名叫做石叫来,要求表演一番。
    然而石却说:“我以前能削,只因为的同伴,但是我的同伴早已经死了!”
    如果没有秦孝公对商鞅的推心置腹,坚定不移,也不会有如今强大的秦国!
    我虽然不需要秦王像秦孝公对商鞅那样对我绝对信任,但至少需要秦王有变革的心思,否则我也有力无处使!”
    典庆默然片刻后,突然道:“无双鬼硬功没有入门,那我护送先生一程吧。”
    高景愣了一下,笑道:“不用这么大费周章,我又不是去什么危险的地方。”
    说完,把他得到的消息说了一遍,道:“我只是想去武关听听旷修的琴罢了。”
    典庆就当没有听到,对梅三娘道:“三娘,教导无双鬼的事,就交给你了。”
    梅三娘笑了,一抹眼泪,道:“师兄放心,三娘一定会好好教他的!”
    高景:“……”
    ……
    典庆去收拾行李,焰灵姬在安抚不满的无双鬼,同时叮嘱他好好修炼。
    高景把梅三娘叫出来,抽出腰间的书,翻开一页,然后递到梅三娘面前。
    梅三娘疑惑的接过来,嘴里道:“这是先生一直再看的无字书?”
    高景笑了笑没有说话。
    梅三娘目光落到无字书页上,直接就愣住了,紧跟着沉浸其中。
    好一会之后,梅三娘才抬头,惊叹道:“好神奇……原来还可以这样做!”
    高景笑道:“这是给你们披甲门的经营之道,虽说不上赚得多少,但至少能填饱肚子。”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