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节  三国:我摊牌了,我是曹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啥?
    是福不是祸?
    曹操一愣,三十万蛾贼?这不是大麻烦么?怎么就‘是福不是祸’了呢?
    ……
    ……
    第十四章 捡来的麦子开磨坊
    易小天站起身来,就打算给曹操填满酒。
    曹操等不及呀,慌忙接过酒壶,一边自己倒,一边急问道:“易兄,你可别卖关子了。纳降这三十万蛾贼?怎么就是福不是祸了?”
    “瞒兄想知道?”
    “当然想知道啊!”曹操越发的焦急,眼神都释放出迫切的绿光。
    “纳降三十万黄巾贼,担忧的无外乎是兖州的粮草、蛾贼的忠诚问题。想要解决这两个难题,只需要七个字…”
    易小天刻意压低了声音。
    “哪七个字?”曹操的耳朵几乎贴到了易小天的嘴巴上…
    “修耕植以蓄军资!”易小天抿了一口酒,脱口而出。
    呼…修耕植以蓄军资?
    这七个字一出,曹操细细的去品…
    修耕植,就是要在兖州境内重视耕种桑蚕。
    以蓄军资,就是储备足够兖州百姓、士卒的供给。
    这七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难了去了。
    现在最大的问题,不就是兖州境内的粮食不够吃么?
    想到这里,曹操还是没有回过神儿来,这跟纳降三十万蛾贼有啥关系呀!
    “易兄,你倒是详细讲讲吧,怎么又卖起关子来了?”曹操反问,易小天这拽文拽的他有点体会不了呀。“易兄,我都被你绕晕了,你讲的通俗易懂点儿…”
    “哈哈哈哈…”
    易小天长笑一声。“通俗易懂点,就是俩字,屯田,让这三十万黄巾贼去屯田!”
    呼?屯田?
    曹操一怔…
    屯田对这个时代而言,并非一件陌生的事儿。
    早在汉武帝时期,屯田就出现了,屯田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可以有充足的粮草供给。
    一来,能摆脱寄人篱下、四处讨粮的被动局面;
    二来,能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来,能让这些黄巾贼自给自足…
    曹操越想越是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不过,之所以他与荀彧都没有往屯田这个方面去想,是因为屯田的限制条件。
    土地和农具。
    诚然,纳降三十万黄巾贼,农户的数量是充足的,有保障的,可是?他曹操能拿出这么多的耕地么?
    还有,别看曹操对易小天一出手就是两箱子金银珠宝。
    其实,他很缺钱,若是要耕地,兖州官方需准备大量的耕牛、农具、种子。
    考虑到三十万蛾贼的数量,这会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曹操心里明白,就是倾兖州之力,怕是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想到这里,曹操不由得摇了摇头,易小天屯田的设想是很好,可是,却有些不切实际了。
    或者说,方案是好方法,可惜曹操没钱去将这个方案付诸于实践…
    “唉…”
    长长的叹出口气,一下子,曹操都没有心情继续喝酒了。
    “瞒兄?你这是怎么了?”易小天自然能注意到曹操的表情。“瞒兄,你这脸变得可真快呀,我听说咱们的兖州牧曹操也擅长变脸,你跟他有得一拼哪。”
    “易兄休要再取笑我了。”
    曹操摆摆手,他心里烦…“易兄说的这屯田倒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可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呀…”
    “易兄你想想,这三十万黄巾贼涌入兖州?得用多少耕地?再有,他们得需要多少耕牛、农具?不是我看不起曹操…怕是他曹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倾兖州之力,都凑不出这些个耕牛、农具的钱!”
    “唉…看起来,兖州还是太平不下来呀!我这生意真的是没法做了。”
    曹操一边说话,一边摇头,一副“我太难了”的样子…
    原本寻思着,易小天该多少宽慰几句吧…
    毕竟,如今曹操那受伤的心灵也是需要别人抚慰的。
    哪知道。
    哈哈哈哈…
    声震瓦砾的大笑顿时响彻整个酒肆。
    易小天在笑,而且笑容很灿烂,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样子。
    这?
    曹操懵了,我把你当兄弟,你却看我好戏,取笑我…
    一下子,他的脸沉了下来。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