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五章 钱士升的危机感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285章 钱士升的危机感
    当张宗衡得知这一切的时候,就没了任何出兵的念头,直接选择了按兵不动。
    连鞑子都躲过了,就没必要再冒险了。
    况且他早就知道,这个总督的位子已经坐不长了,何必多此一举。
    至于说将功补过,那就有些幼稚了,自己可不是武将,有了功劳就可以升官发财。
    现在大势已去,棋盘都散了,自己这个棋子若还占着位置,岂不是找死?
    还不如退一步,等待大势回来。
    于是当天,他就向京城发了急报。
    宣府的事情是王承恩没有料到的。
    因为他并不知道曹化淳要对付墨家,而提前派人去宣府请援的事情。
    当然,曹化淳带的人里面本身就鱼龙混杂,想要守住秘密,太难了。
    不过队伍里有奸细这一点,他倒是考虑过。
    可奸细只是传递消息,没有正式的公文,再劲爆的消息,也只能是消息。
    很少有人会把这种消息拿到朝廷上议论。所以王承恩才没有放在心上。
    而总督张宗衡的急报则不一样,是直接将这件事提到明面上来了。
    另外,在此之前还有一份正式的战报,是居庸关在事发当天晚上,接收了大量山海关逃兵之后才得到的消息,并派人及时将消息送往了京城。
    只是这时候的战报还没有提到尤世威和曹化淳的死讯。
    尽管这短时间错综复杂的消息传递,并没影响到事情的变化。
    不过,京城的大佬早已经得到了全部信息。
    这就是他们安插在曹化淳队伍里的人提供的。
    最先得到全部消息的是钱士升。
    之前在安排好宣大的事情之后,他就把精力放到了剿匪上面来。
    虽然旨意还没下来,但他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
    本以为稳操胜券的时候,坏消息却一个接一个的来。
    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么多的大事都集中在一起发生了。
    这让自以为能谋善断的他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有头绪。
    钱士升有些疲倦的揉揉太阳穴,朝着一旁的管家说道:“你先退出去吧,不要让人来打扰我!”
    “是!老爷!”管家阿福赶紧离开了书房。
    自从来到了京城之后,阿福这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
    所以离开前担忧的看了自己老爷一眼才关上门。
    此时,书房里就剩下钱士升一个人,他开始闭目沉思。
    首先,现在已经能够确定,一个月前走出山东的墨家骑兵的确是到了宣大。
    本以为这么长时间都销声匿迹了,是因为被鞑子灭了。
    没想到,他们现在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能将山海关的上万兵马给击溃。
    而且这里面还有四五千的夷丁。
    此时的钱士升,既没有带兵的经验,也了解不到当时山海关兵马营地松懈。
    丝毫没有曹化淳那种“我来我也行”的念头。
    他甚至都被墨家的实力吓到了。
    然而很不巧的是,这样的误会却是最真实的,因为墨家的实力的确可怕。
    这让钱士升突然意识到,从没有把墨家当成和鞑子同等的存在,是他自己最大的疏忽。
    所以他有些后悔之前的安排了。
    不过幸好,现在还不算太晚。
    思及此处,钱士升睁开眼,提起笔在纸上记了下来。
    这是他特有的思考方式。
    写完之后,他又重新闭上了眼。
    开始思考第二件事:现在已经确定张家口堡出事了。
    也就是说曹化淳此行的目的并不是尤世威,而是张家口堡。
    对于之前自己因误会而做的安排,倒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毕竟这是小事,影响也不大。
    而现在最重要的是张家口堡的生意。
    糟糕的不是张家口堡的覆灭,而是这件事被皇帝知道了之后,再想找一个这样的地方就难了。
    他甚至可以想象到,小皇帝在尝到甜头之后,肯定会盯着所有的边城。
    难道以后要走海路?
    一想到海路,他就记起了多年以前的事情。
    墨家的登州太碍眼了。
    当初墨家没占领登州就能让他的船到不了辽东,更别提现在整个登州都在墨家手中。
    所以此事的关键还是在墨家。
    于是,他又在纸上记录了下来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