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九章 真正的“夜袭”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269章 真正的“夜袭”
    人的眼睛有两种视觉细胞,其中有一种就是对弱光敏感,能让人适应黑暗。
    而所谓的夜盲症并不是夜里看不见东西,而是在弱光状态下,会出现视觉障碍,当有月光这样较强的光线时是可以看见的。
    所以夜盲症本身对传统夜袭的影响不大。
    但是对像太平军这样的夜袭模式就有影响了。
    不过,太平军早就从饮食上解决了夜盲症的问题。
    之前,萧云之所以敢在有月亮的时候夜袭,是因为当时营地没什么防护,直接冲进去就可以了。
    而现在,自从黄太吉下令谨防夜袭之后,鞑子的营寨就变得很正规。
    若是有月光的话,不用到寨栏跟前就会被人发现。
    所以这次,于二和李九成刚过子时,就分别带着一、二队从鞑子营地的东南和东北两个方向,朝着鞑子潜伏而去。
    依旧是一明两暗的战法,先后有序。
    小型化的战斗模式很难被对手察觉并总结经验。
    因为由一百人变成三百人的微妙变化,对于有上万兵士的主帅来说,他们很难注意到这样的细节。
    但这对特战队极为有利。
    此时代善就在大营之中,当他听到外面遇袭的时候,很难理解对方为什么会盯上这里?
    是疯了吗?
    还是说这次夜袭的人数足够多?
    不过无论如何,这样的意外都是他可遇而不可求的。
    现在,外面那些人就是让自己损失三千勇士的罪魁祸首,决不能让他们活着离开!
    这时候鞑子军营的布局,和萧云在宣府攻击的大营也不一样。在宣府那次营地的人数少,每个地方只有一个营地。
    而这次上万的兵马,一个营地可放不下。
    所以代善的中军大营被几个营地围在中间,极为安全。
    然而这对特战队来说,没什么影响,这又不是斩首行动。
    无论坐镇中军大营里的是代善还是黄太吉亦或是普通兵士,都不会让李九成改变策略。
    此时,李九成正冲在最前面,手中长枪挥舞,鞑子们没有一合之敌。
    然而很快,对面的鞑子越聚越多。
    这时,李九成大喝一声:“退!”
    然后特战队开始边打边退,将战线拉长。
    打法有很多种,并不是一开始战斗就一定要猛打猛冲。
    若是普通的军队中,有人随便喊“退”之类的命令,那就很容易让队伍崩溃。
    因为撤退比进攻更难把握节奏。
    所以在大部分的大军中,撤退的时候都要有断后的敢死队。
    但若假定大军在撤退的时候可以保持队形不散。
    那所谓的撤退只不过是另一种战斗方式而已。
    恰好太平军不需要假设,就能轻易做到。
    而从某种角度来讲,等对方主动扑上来送死总比追着人打更轻松!
    更何况,随着远离营地的火光之后,部分有夜盲症的鞑子们就不能适应战场环境了,跟瞎了一样,不敢上前。
    况且就算是不夜盲的人,从明处来到暗处,也不是立马能看清的,需要五到三十分钟的适应才行。
    这样一来,压上来的速度就会减缓。
    而这样的情况对于特战队员没什么影响,因为他们除了经过夜战特训之外,还懂得这种“暗适应”的原理。
    只要在光线强的时候,闭上一只眼,等到光线弱的时候,再切换就可以了。
    所以不管是周围有没光源,对特战队员来说,没什么区别。
    战场优势就是在萧云这样变态的细分之下提升到了一个极致。
    各队队长们把握节奏,让战场停留在这个光线的临界处。
    当然鞑子也不是傻子,夜盲的人不需要明白什么道理,就知道自己需要火源照明。
    然后从大营里跑出来一群拿着火把的士兵,其中还有不少骑兵。
    然而开始的时候是没什么效果的。
    因为他们并不知道黑暗中特战队员的分布。
    直到有人开始往前扔火把的时候,才对特战队员产生了威胁。
    尽管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但作为指挥者的李九成,很懂得分寸,觉得今天杀得差不多了,就大喝一声:“撤!”
    然后随着一个响亮又短促的号声响起,所有的特战队员开始撤退。
    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人能追得上。
    等他们彻底适应黑暗的时候,特战队员早就没影了。
    两个时辰后,天光大亮!
    代善呆愣愣的站在了营寨门口,看着倒伏一片的大金勇士,心情和当初的多尔衮一样。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