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七章 崇祯的震撼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247章 崇祯的震撼
    阿济格从龙门口一入边,就攻打龙门,也没有攻下,转攻保安州(河北涿鹿)。
    西路代善父子入边后,攻怀仁县没攻下,再攻井坪(山西平鲁)也没攻下。
    …………
    大明皇宫文渊阁内!
    一众内阁大佬和皇帝正在议事。
    崇祯怎么也没有想到,今年如此不顺。
    所有的事情都撞到一起了。
    很多时候他都在想自己是不是受到了天罚。
    这次,明明早就得到鞑子入关的消息,可最后还是让他们轻松入了关。
    没想到宣大的兵真是不堪大用。
    接着又想要调集刚刚上任的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等五省总督陈奇瑜。
    可看对方的战报正在剿灭义军的最关键时刻。
    所以他只能再次选择调集山海关总兵尤世威,率两万兵马驰援大同!
    可就在这时,山东那边又出事了。
    不知道别人的想法,但对于正在内阁议事的崇祯来说,有种怕什么来什么的感觉。
    登州真的来凑热闹了!
    真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此时,在场的内阁大臣们也是面面相觑,实在没有可战之兵了啊!
    或许在原本的历史之中,崇祯皇帝还没有遇到这么多的事情,至少没有登州的存在,大明的军队还不至于如此捉襟见肘。
    也或许在番薯推广一事上,他看到了一些以前不曾看到的事情。他虽然经验不足,但还不至于蠢到,认为自己种番薯就是比别人的产量高!
    总之,现在的朱由检和原本历史中的他已经不一样了。
    这时,钱士升拱手道:“陛下,臣以为登州事大,可调陈奇瑜麾下人马去登州平乱。”
    此时的钱士升早就了解登州之事的来龙去脉,那就不难推断出,当初自己在山东的人和货船就是登州那批人干的。
    所以他早就想着报仇,当然他也不是一个不顾全“大局”的人。
    现在之所以这样说,也是想着让陈奇瑜去啃登州这个硬骨头。
    最好是崩坏牙!
    毕竟陈奇瑜-张凤翼-温体仁是一串的。
    没错!又是党争,周延儒的离去,并没有让朝堂上矛盾缓和,又变成东林党和温体仁的战场。
    温体仁自然能看出对方的伎俩,当即阻拦道:““钱大人此言差矣,登州叛军这次只是骑兵,疥藓小疾耳!流贼才是大患!”
    听到“骑兵”两字,朱由检的心里就猛然一跳,然后不自觉的看了一眼王承恩,心中不由得想到当初对方说的事情。
    是啊,这也太巧了!
    可真的是巧合吗?
    当初鞑子入关,登州出现墨家骑兵,而现在又是这样,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巧合了吧。
    王承恩自然早就被震撼住了。
    只是,这里可是内阁,没有自己说话的份。
    所以只是低着头,一动不动。
    而就在朱由检心中思虑的时候。
    次辅吴宗达,主动开口说道:“陛下,您忘了还有东江镇啊,臣以为此时应该围魏救赵才是!只要登州有事,对方骑兵必然回撤!”
    这时,钱士升也是眼前一亮,差点忘了还有东江镇,这两年东江镇已经不似之前那样危如累卵。
    至少黄龙总兵已经掌控了局面。
    虽然还有毛承禄和陈有时两部不太听话,但是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黄龙手下的兵马更多了。
    所以赶紧说道:“陛下,吴阁老所言极是,若将陈总督的兵马调集山东,便可以与东江镇成合击之势,届时登州必然走投无路!”
    这不提东江镇还好,一提东江镇,朱由检的眼中就暗藏怒意,若是毛文龙不死,现在就该是东江镇去鞑子那里“围魏救赵”了。
    有些事情一旦思维转变过来,就很容易看透了。
    此时面前的诸位阁老的争论,朱由检已经能看个七七八八。
    见众人依旧争论不休,他朗声说道:“诸位爱卿,此事不急于一时,依朕看,眼下还是鞑子要紧!”
    温体仁听到这样的话自然是高兴不已。
    然而这样的反应,却出乎了钱士升的意料!
    作为东林党智囊的存在,自然能察觉到皇帝陛下有些不一样了,至少眼前的天子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懵懂少年了。
    若是以前,陛下肯定会二选其一,而现在竟然两个都不选。
    这可不是一个很好的征兆。
    然而他只是一个臣子,有些事情就不可能硬来。
    于是,阁臣终究各自散去了。
    崇祯皇帝走在回宫的路上,走着走着就好像想起什么似的,侧身朝着跟在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