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章 材料出来了  年代:开局退伍回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用美食卷当粮票用。

    等以后工业区那边的美食城弄好了,这美食卷还可以到那边去用。

    为什么取消用粮票买饭,这还真不光是为了给员工福利。而是本地的粮站支撑不住了,工业区从外城市招几千人过来。还在陆续的招。这吃饭就是一个大难题,虽然已经向省里汇报了,但上面正好眼红汽车厂每个月有那么多粮食。粮食多到可以借给姜书记支援地方的程度。特别是汽车厂单独跟日本某集团合作后,出口的部门都迫于无奈妥协了。

    毕竟罗成跟日那边的合作,依然只是用了其中一部分资金去购买东西,剩余的外汇还是要被截留的。而且罗成要的那些东西,也会截留一部分。罗成想不答应也不行,不答应的话,货品根本进入不了港口。

    现在汽车厂有粮,外地来的工人,外地的粮票又用不上,义安又调度不过来。明明汽车厂有粮,难道还会被吃饭问题难住嘛。所以干脆内部食堂吃饭不要粮票,跟部队一样,算是搞特工。在部队买酒和烟就不用票,但得有渠道。

    领过米糠和豆粕的,特别是一家几口在汽车厂上班的,一开始听到以后将没了豆粕和米糠。要是一家子有几个在厂里上班的,等于少了上百斤‘杂粮’,这拿去给人家换,是可以换不少粗粮的。所以一开始停到这个,不少人都有些沮丧的心情。

    不过这年头工人是真把工厂当第二个家看的,一些最初在工厂上班的人,也知道这米糠和豆粕是怎么来的。当初弄这个,就是为了饲养鸡鸭猪,然后因为那时候工厂人少,就几百人,所以这东西也顺带当福利发给了大家。现在的情况,大家都看的到,一年时间没到,就成了万人大厂,福利在义安算是最好的厂。

    所以沮丧归沮丧,但都理解汽车厂的做法。基本上很快就接受了这事情,不接受的话,谁在工厂抱怨一句试试,保证有人立刻会教育他。这事是罗厂长决定的,敢说罗厂长不好,保证当晚被人套麻袋,绝对不过夜的。

    而当罗成宣布以后汽车厂吃饭不再用饭票了,听到这事的职工都兴奋了,欢呼了。这等于自己的定量都可以省下来呀,而且规定一个人一次只能打一斤主食,能少不能多,这完全可以自己少吃点,省点回来给家里人吃。

    这一来一去,虽然豆粕和米糠没了,可其实是福利更大了。

    另外罗成宣布,这个月有海鱼和海带作为福利,都是运输队在前一天连夜运输回来的。虽然海鱼都死了,但还是很新鲜的,让大家今天干活积极点,早点把手上活干完,去领工钱,领福利,领票据,买大米。

    甚至汽车厂和工业区两边,都挂上了横幅,一人进汽车厂(工业区),全家有饭吃。积极工作,安全生产。

    横幅拉的大大的,宣传部搞的,工人看到横幅的确很自豪开心。因为上面说的就是真的,一人一餐一斤主食。在不要票的情况下,基本是晚上那一餐都会在工厂‘吃’。等于就一天两斤了。而早上,就得看情况了,工厂有早餐了,也是不要票,但价格比中午晚上纯吃主食要贵。普通工人那点工资长期可吃不起。

    反正这样一算,在工厂吃饭就能省下两倍的定量。而且还有内部粮食购买,再加上自身定量。一个工人精打细算的话,能有上百斤粮食。

    但像学徒工之类的,这上百来斤可都是要花钱的,基本能花光他的工资。最多也就头一阵子大家会有些疯狂的占这便宜。但时间一长,家里不缺粮了,慢慢的也就会回归自然。甚至一些年轻的工资还可以的人,饭量大,餐餐吃一斤粮食都很正常。反正自己的定量能省下来,又有内部粮买,这些足够照顾家里了。

    反正这一翻操作下来,罗成在工人面前,凝聚力再次高涨。现在的人在某些方面的确朴实的很,你让我过好日子,我就拥护你。在汽车厂和工业区的,下面的人,要是碰到一些事情不满可以,不满你可以说出来。甚至说某个领导如何都可以,但千万别扯到罗厂长,罗厂长的拥护者,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你喷死。

    而工人多了,工会主任周主任最近也忙乎了起来,跑到工业区那边,又是搞那几样,篮球场,兵乓球,甚至看见文化人多了,还搞个什么书法比赛啥的。

    罗成省的他瞎折腾,那边要是生活区也弄出来,居住的人也会很多,让他去挑选地方,保育室,幼儿园,小学,初中,中专。这几类都建设起来。都属于职工内部上的学习,但中专的话,是允许城里其他初中报考的。

    而在汽车厂这边,也会再建立一所初中,毕竟西城这边,很多都是汽车厂的职工了,住这边的,总不可能安排小孩去工业区那边读书吧。那边只是适合生活在那边后来的外地人。

    就在罗成忙建设忙生产的时候,接到一通电话,让他兴奋了起来。

    戴天德打来的电话,材料方面研究成功了。加入一定比例的稀土,再通过锻造,能增加钢铁的密度和任性。苏联那边停了坦克制造的发动机和材料,导致617厂停产,现在通过材料的突破,发动机又被罗成之前研发了出来。

    617厂又可以恢复生产了,最主要的是,罗成设计的装甲车闪避者也可以增强防御力了。只要速度快,防御力强,哪怕没杀伤力,在战场上一样有很大作用。

    当然了,617厂的事情跟罗成没什么关系。重点是,加入稀土的钢材韧性加强了,以前的一些形状板材,通过冲压机冲压,会裂开,但现在就不会了。但是这样的材料刚研发出来,肯定是优先供应军工厂的。

    想要民用,能申请到少量,价格肯定也会贵不少。红旗轿车会使用这样的材料来防弹使用,至于罗成这边,根据汽车厂目前的贡献,如果有合理的项目要申请的话,量不大是会通过的。

    但你想拿这样的材料去生产车壳,来个一次性冲压成型,那就别想了,这样的材料除了军用,另外会用到航空上面。民用去做车壳,只是为了图个一压成型,那是不可能给汽车厂的。宁愿多安排人去给你敲出来,也不会浪费材料。

    一开始听到增加了钢材的密度和韧性,罗成的确想到的是车身一次性冲压成型,就可以腾出很多六级以上的工人天天去敲车壳了。但戴天德后面这样一解释,他也算明白了,这就跟八九十年代人们口中说的航空材料没什么区别嘛。

    如果不能提升性能和数据的情况下,浪费这材料去做车壳只是为了方便,的确是没理由申请。可有一点,是罗成吐槽的,那就是变速器的齿轮哪怕做的精准了,但在速度很快的情况下,还是会出现问题。发动机的转轮也是如此,在精准度一样的情况下,齿轮都必须加厚才行,让受力面变大。否则太薄了,因为材料脆,时间长了出故障的几率也就大。

    现在去找一台苏联生产的车,拆开看他们的发动机和变速器对比一下就知道了。同样马力的情况下,人家薄多了。如果是用好的钢材生产的齿轮,同样的厚度,就算速度加快一倍都说不定没有问题。

    所以必须申请材料,只用于某些关键部位,量就不会很多,但能提升车辆的性能。虽然换了材料,发动机和变速器表面功能没有改变,但材料强悍了就有很多操作空间了,比如来一个涡轮增压,让只能跑一百六到一百八十码的车子,直接突然二百以上。然后速度快,转速就快,以前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