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5章 海蒂  今天的苓子同学不太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那女孩很漂亮,头发是纯黑色的。
    五官又是很端正的德国人,高鼻梁,清澈的眼睛,修理得干脆利落的眉毛。
    皮肤很白,也禁得起细看。
    一头直发垂落下来,像是柔顺的绸缎。
    黑色的短袖,修身的束腰灰色喇叭裤,白色的运动鞋。
    没有太多修饰,极简主义的打扮,身材高挑,腿很长,看上去就给人一种利落感。
    “你也喜欢歌德?”
    犹豫了许久,林辉看向她手中的《浮士德》,试探着用略显生涩的德语问道。
    突如其来的声音,让女孩有些惊讶。
    她下意识地侧目看去,出现在面前的,是一个气质很优雅的华裔年轻男人。
    男人五官精致,英气有余,没有脂粉气。
    看起来硬朗,很an。
    即便是以日耳曼的审美,也是十足的帅哥。
    不同于其他“文艺青年”身上的那种忧郁和恣肆。
    这人的气质优雅中又有些风尘,但这风尘气并不猥琐。
    更像是一个赶了许久的路,风尘仆仆的旅客。
    “嗯,是的。”
    女孩微微笑了笑。
    “我是海德堡的留学生,可以和伱认识一下吗”
    林辉主动和她搭了话。
    又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开头。
    或者说,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
    适逢其会,猝不及防。
    聊了一会儿,林辉得知,这女孩叫做海蒂,也是海德堡大学的学生,专业是古今文学。
    一个血统纯粹的文艺青年。
    谈到哲学和歌德的时候,两个人相谈甚欢,像是找到了知己。
    林辉的德语口语不算特别的流利,有时候说话很慢。
    有些词也表达不清,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经常德语说得好好的,就突然蹦出来一个英语单词。
    实在无法表达的,就用手去比划。
    海蒂只是抿着嘴,微笑着看着他。
    她说出自己见解的时候,为了让他听懂,也会刻意将语速放慢,咬字也很清晰。
    而且,她总能用更精准的词汇,代替林辉说出想要表达的意思。
    这一点,让林辉感到很惊喜。
    “我也是这么想的。”
    海蒂听着,眯着眼,轻轻笑了起来。
    她微笑的样子,让林辉神情有些恍惚。
    尤其是歪着头,微微抿着嘴的样子,和易凯蒂很像。
    “怎么了”
    海蒂有些不解。
    “你笑起来很美,让我联想到了歌德的《二裂银杏叶》”
    银杏叶的叶子边缘分裂为二,叶柄端又合而为一,象征纯洁的爱情。
    《二裂银杏叶》,也是歌德写给爱人的一封情书。
    海蒂听闻他的话,立刻会意,不禁有些脸红,目光在接触到这个异国男人的视线时,又迅速分开。
    “你们中国人一向很含蓄呢,可不像你这样。”
    林辉微微笑着,开始用德语朗诵了一段。
    “它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在自己体内一分为二”
    “还是两个生命合在一起,被我们看成了一体”
    “也许我已找到正确答案,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你难道不感觉在我诗中,我既是我,又是你和我”
    诗歌这种东西,林辉从来不去读翻译。
    只有原来的语言,才有诗歌的美感。
    诗歌的发音和韵脚、格式、意境,都不能离开本民族的语言。
    汉语古诗词如此,歌德的诗也是如此。
    他的德语有些生涩,但感情真挚,念诗时神情专注,很有浪漫诗人的气质。
    海蒂安静地听着,有些入迷。
    来自两个不同民族,有着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就这样开始相识。
    回学校的路上,两个人很默契地一起同行。
    刚刚相识的两个人有说不完的话。
    聊学校的食堂、聊古板的教授、聊学校的历史、聊学校外哪一家餐厅的菜更好吃。
    海蒂似乎对中国的文化很感兴趣,选修的课程里也有专门研究中国的文学,她看鲁迅的《狂人日记》
    林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