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9章 小商品  我的197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像是这样的地级市,放在现代的话,除掉是沿海地区之外,其他地方,想要发展起来得话实在是太难了。
    
    资源的话,主要也就是集中在沿海。
    
    包括长江三角地带。
    
    像是内陆城市,如果不是国家政策扶持发展的话。
    
    想要发展起来太难了。
    
    张光北任职的市,是在西北部。
    
    当初也就是一个小镇子,后来发现了铁矿,煤矿等资源才发展起来的。
    
    建国过后,被化为了地级市。
    
    那么真正发展,也是在五几年大炼钢的时代。
    
    当时大跃进,国内急需钢材。
    
    全国各地,包括农村都在进行炼钢。
    
    甚至于是将家里面的铁锅,菜刀都给融了,来支持国家。
    
    不过那边想要发展的话。
    
    也并不是说没有办法。
    
    可以弄一个小商品加工厂之类。
    
    然后去义乌那边小商品城,进行贩卖。
    
    只要能够做起来的话。
    
    维持一个小小地级市的经济,那一点都不是什么问题。
    
    毕竟人口在那边。
    
    老百姓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呢。
    
    也不是很高。
    
    不至于说失去了工作。
    
    一家老小连饭都没得吃。
    
    张光北听了陈淮北的话,“你感觉可以?”
    
    “这个你可以去义乌那边去看一看,我感觉问题不是很大。这几年那边发展挺不错的,依照我们国家的情况,劳动力所产生的商品输出,未来肯定是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
    
    “一旦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那么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就是全世界的各个国家,都会将来我们国家来采集低价的商品,回国进行贩卖。”
    
    “我们能够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王康时问道。
    
    陈淮北点点头,“这一点无需质疑的,毕竟我们的人口数量在这里。”
    
    人口就是最大的红利。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
    
    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
    
    吃得也就是庞大人口基数的红利。
    
    一旦这个红利吃完了。
    
    经济自然会放缓的。
    
    像是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
    
    这一代人是打工的主要劳动力。
    
    可是随着年纪增长,这些人从厂子里面退出了。
    
    自然也就造成了劳动力紧缺的问题。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