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98章 明知是坑,依然跳下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张兄,别走呀!”
    “老哥,这都快晌午了,吃完饭再走!”
    “张老弟……”
    ……
    “诸位!”
    张子兴很是无语“老朽在户部待了两刻钟,该讲的不该讲的,合理的不合理的、好的坏的等等想法全部都讲了一遍,诸位觉得这么短的时间老朽还能想到新的方法吗?
    既然我都已经讲给户部的大人们听了,现在再讲给你们听,你们还能写进信中吗?
    你们写了,户部的大人们会不会将你们定义为投机取巧、散漫懒惰、不思进取?
    不写,会不会你们的想法刚好与老朽的想法是一致、甚至是重合的,到时候你们怎么辩解?
    不是老朽不想说,是实在没法说,老朽这么说,诸位明白吗?”
    说到这里,张子兴思索了几息“不过老朽提醒诸位一句,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眼光要放长远,方能走的更远,收获更大!”
    “言尽于此,为了给诸位赔罪,今日诸位在这云海楼的消费,老朽结账!”
    说完这话后,张子兴朝着众人拱了拱手,然后顺着人群的缝隙缓缓的朝着外面走去。
    看着张子兴的背影,众人沉默了,张嘴想说什么,但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说。
    事实就是如张子兴所说一样,不说,他们还能挖空心思,或许就和张子兴的想法是一致的呢?
    说了,即便是他们也是这个想法,也绝对不能再写进去了。
    一旦被户部的官员们不看好,商事上或许还有发展,但绝对是没法搭上朝廷的这艘大船了。
    “诸位,既然老张没法说,那我们就自己聊聊呗!”
    “是呀,商事手段无非就那么多,就是看我们舍得不舍得了!”
    “其实吧,我对老张的想法倒是不大感兴趣,无论我们是什么想法,目的都是想获得朝廷的认可。
    获得朝廷的认可是为了什么?就是参与海贸,而海贸的载体就是蒸汽机商船,只要我们没有作奸犯科、偷税漏税等等,就有资格参与一个月后的拍卖会。
    只要有蒸汽机商船,剩下的无非就是成本问题了。”
    “对,这才是本质问题,拿下更多的蒸汽机商船才是唯一!”
    “更多?你想多少?去年是平均三万一千两一艘,瓷器丝绸大类的最高八万四千两一艘,
    如今海外数据表现如此优秀,翻倍都是有可能的、甚至更高,六万、八万一艘,诸位能买几艘?”
    “豁出去了,现银不够那就去皇家银行借贷,朝廷为什么要将拍卖日期定在一个月以后?
    一是将海贸和拍卖信息扩散,吸引更多的商人前来参与,二是给我们准备地契房契等等,从皇家银行借贷,光是利息都得数万两。三是多一个月会多出几十艘,又是一大笔银子。”
    “嘶……朝廷又算计我们呀?”
    “闭嘴,会不会说话,这叫算计?这不应该是雨露均沾吗?给大家所有人准备的机会这不是好事儿吗?让少数商人掌握了大量商船,这是朝廷不愿意看到的。”
    “是呀,到时候没有拍到你又说时间太仓促你们没有准备好,又说本地商人占尽了优势,反正什么话都让你们说了。”
    “明知道是前面是坑,你跳还是不跳?”
    “行了,都想明白了,那就散了吧,一个月后大家各凭手段。”
    “哦,对了,有可能还是暗拍,诸位心里要有数哦!”
    ……
    乱哄哄的商人开始散开,无论是提交信笺还是准备贷款,时间都无比的紧迫。
    至于说张子兴说他们在云海楼的消费由他结账的事儿,他们可没有那个脸,况且都是一个商号的话事儿人,瞧不起谁呢?
    相对于商人们的忙碌,崇祯却是相对的清闲太多了,乘坐的蒸汽机商船顺着京杭大运河逆流直上。
    八月初三日,銮驾就到了京杭大运河与古淮河交汇处的淮安,这里是号称天下第一衙门漕运总督驻地、能年造五百艘以上漕船的清江督造船厂的所在地。
    因为两淮盐运分司设在此处,崇祯见识了什么叫做豪华,盐商豪宅连绵数里。
    北京城也不过四十坊,常驻人口八十万左右,而淮安城竟然有七十二坊,人口竟然高达三十万,何等的夸张。
    ‘千舳丛聚,侩埠羶集,两岸沿堤居民数百万户,为水陆之康庄,冠盖之孔道,阛阓之沃区云’,这种书上记载的现象他是亲眼见到了。
    虽然上一次南巡经过了这里,但毕竟那是赶时间,且为了隐秘和迷惑,船队南下,自己却是走了陆路,自然是没有见过的。
    召见了漕运总督、参观了清江造船厂、吃了淮扬菜中看家名菜?大煮干丝、??开洋扒蒲菜、?软兜长鱼等,让崇祯拍案叫绝。
    八月初十,船至运河水脊,漕船过闸要地的济宁。
    在这里,崇祯停留了三天时间。
    原因有三点,第一,这里是‘青帝太昊之遗墟,白衣尚书之故里’,李白那首‘凤凰台’上凤凰游中的凤凰台据说就是祭祀始祖伏羲的祭祀台。
    这一点,崇祯自然是要来看一看的。
    第二,这里是河道总督衙门所在地,这可是与漕运总督并列的、大明唯二的两个设立在外的、职权可与六部平级的部院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