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袁彬  召唤之铸无上仙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看着袭来的刀芒,钱士军举刀迎击,手中长刀舞动,灰白邪气翻腾,直接迎击向血色刀芒。

    长刀如九天雷霆劈击而下,好似要毁灭这天地。

    嘭。

    刀芒与雷霆长刀相撞,一声沉闷的响声传来,刀芒来势不减的扫过,随即一片寂静,钱士军任是举刀劈砍动作,僵直在原地。

    一阵微风吹过,手中长刀出现裂纹,不断蔓延后突然断裂,其刀芒扫过的颈脖之处,也出现一道血痕,随即喷涌而出,连同头颅一起冲向天空。

    头颅在空中旋转数圈后掉落在地,身躯也悍然倒下。

    而瓮城之中的邪教士卒,就如同待宰羔羊,只能带着无尽的恐惧,等待着生命的终结。

    至此璧山城归于李佑的统治之下。

    九原郡宛仓城,城主府。

    正在练功房内静静盘膝而坐,专心修炼‘太上昊天至尊金阙玉皇上帝度世真经’的李佑,突然睁开双眼,一道精光闪过,脸上一丝喜悦之情浮现。

    突破了。

    得到‘太上昊天至尊金阙玉皇上帝渡世真经’不过一段时间,直至今日,他已然进去神府境中期。

    不过短短时日,他的修为就突飞猛进,从先天境初期到神府境初期再到如今的神府境中期,这等速度,就算传出去,也不会有人相信,更不用说是在九原郡这等修行荒漠之地。

    传说两大超越大宗师境界的超级强者虚空之中交战之时,把九原郡打的山河改道,山川崩毁,主灵脉被打断,导致九原现今最强者不过神府境巅峰,就算在厉害的天纵奇才般的骄子,在此修行也寸步难行。

    而他李佑,却在短短时日在这等修行荒漠之地,完成了大周王朝天之骄子们数年也难以做到的事情。

    这等速度,着实变态。

    但是李佑知道他的这种速度在韩擒虎,徐晃等华夏人杰面前就不算什么了,他们的修行速度那才叫骇人听闻,如果有人知道足以将人直接吓傻。

    他们降临至今,不管今后,现如今几人的修为已至炼神境后期。

    “恭喜轮回之主,又取下一城,获得五百顶级兵种召唤名额,真灵点累计达到一万点。”

    突然,一道无情的天道之音在他脑海中响起,让他为之一愣,随后脸上笑容灿烂的绽放,甚至还带着些许激动之情。

    “真是三喜临门。”

    喃喃一句。

    今天不仅修为获得了突破,看来徐晃那边也是成果斐然,拿下了璧山城。

    他高兴不已。

    同时心中又满是期待,这次会是哪位华夏人杰降临于世?

    是名士还是武将?不过不管是哪一位他都会高兴。

    每一名华夏人杰,都是战力超群之人,多一名这样的强者,他李佑的势力也将在此暴涨。

    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弱小就是原罪,强者主宰一切,说不定哪一天就有强者路过,随手将之毁灭。

    所以李佑不停的竭尽全力的发展实力,就是不想有朝一日,如同蝼蚁般被人捏死。

    他要获得主宰一切的实力,让他关心的人,庇护的人,获得主宰自身的自由,而不是如同这个世界般,弱者被人随意践踏。

    华夏人杰,就是他反抗世界,反抗命运的根本,也是他最强的助力。

    “召唤华夏人杰。”

    深深呼出口气,李佑忐忑的出声道。

    他此时的精神,无比的集中,虽然有点紧张,但更多的还是期待,他知道,不管是那位华夏人杰的降临,对他都极大的帮助。

    “恭喜轮回之主,于轮回之中召唤出世—袁彬。”

    “袁彬?”

    这是一个李佑极为陌生的名字,华夏人杰何其多也,他不可能每一位他都认识,看来只能通过经历来了解了。

    “查看袁彬的资料。”

    李佑轻轻的吩咐,心情慢慢恢复平静。

    “姓名:袁彬

    字:文质

    朝代:明朝时期

    经历:袁彬江西新昌县义钧乡人,明朝官员,官至前军都督府佥事掌府事。

    他出生于近侍家庭,自幼聪颖,能诗善文。土木堡之变后,追随明英宗左右。明英宗复辟后,十分眷待袁彬,袁彬所请之事无不听从。当时内阁首辅商辂罢免,袁彬乞其居所,之后又请别建,都得到批准。袁彬娶妻,明英宗命外戚孙显宗主婚。并时常召入宴请,谈论当年患难时事,欢洽如故。

    成化年间,袁彬迁为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使。成化十三年,为前军都督府佥事掌府事。

    看到经历,李佑才知道这是一位明朝的锦衣卫指挥使,而且他还是最具正面形象的一位锦衣卫指挥使。

    而说起锦衣卫那在华夏可是人尽皆知。

    锦衣卫是明朝的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 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如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有明一代,锦衣卫一直存在,延续至南明永历帝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与掌卫事任子信于咒水之难被杀,才可说是正式结束长达二百九十年的历史。清朝入关以后,仿效明朝制度,仍然设立锦衣卫。顺治二年,改称銮仪卫。清朝的锦衣卫仅存在一年。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