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9章 【和记黄埔】  港岛家族的诞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讲信誉的。更何况,也只能如此操作。”

    先给和记黄埔,再谈海丰银行,汇丰银行没得选。

    1978年3月6日,星期一。

    夜晚,长江实业集团的总部会议室,聚集着全港主要媒体的记者,等待着长实集团发布重要新闻。

    在2月份时,长实集团公布年报时,便已经让各家媒体尝到甜头,年利润3.12亿港币震惊了整个香港业界,仅次于汇丰银行、怡和洋行,位居香港上市公司第三名。

    七点,林志超等长实集团高层走进会议室,在主席台坐下。

    简单的和记者客套后,一向稳重的林志超,用兴奋的语气说道:“在不影响长江实业集团原有业务基础上,本公司已经有了更大的突破—长江实业集团以每股6.1元的价格,购买汇丰银行手中持占25%的1亿普通股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股权。”

    哄,现场一片闹腾腾的!

    所有人都非常意外!

    在拿下九龙仓集团三个月时间后,林志超再次从汇丰银行手中拿下和记黄埔股权,从而一举成为大股东。

    这是英资的没落嘛?

    在场的大部分记者禁不住鼓起掌来。

    随后,有记者发问:“为什么长江实业集团只购入汇丰银行所持有的普通股,而不再购入其优先股”

    这个问题有着更深层次的意思——长江实业集团收购25%和记黄埔股票,一举成为大股东,是投资性质,还是控股性质。

    林志超答道:“以资产的角度看,和黄的确是一间极具发展潜力的公司,其地产部分和本公司的业务完全一致。我们认为和黄的远景非常好,由于优先股只享有利息,而公司盈亏与其无关,又没有投票权,因此我们没有考虑。”

    现场大部分记者再次鼓掌,唯有洋人记者面露伤悲。

    不到半年时间,英资痛失两大企业,而且还是被同一个人击败。

    接下来的几天。

    香港传媒纷纷连续报道重大事件:

    称长江实业收购和记黄埔,“有如投下炸弹”,“股市今晨狂升”。

    在评论中指出:“长江实业集团以如此低价便可控制如此庞大的公司,拥有如此庞大的资产,这次交易可算是林志超先生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如此评价道:“购得这1亿股和记黄埔股票,是长江实业集团上市后,最成功的一次收购。较三个月前,林志超先生收购九龙仓集团计划更出色——动用较少的金钱,控制更多的资产。林志超先生不仅仅是工业界、航运界、地产界的‘经营之神’,亦成为股市炙手可热的人物。”

    林志超连续斩获两家英资大企业,还引起国际传媒界的关注。

    美国在一篇新闻述评中说:

    “华人首富林志超先生,成为和记黄埔最大股东,这是华人收购香港一间英资洋行的第一位,正如香港的投资者所说,他不会是惟一的一个.”

    英国分析道:

    “最近半年,林志超先生在香港商界重大兼并改组中,连连得分,使得香港的英资公司感到紧张。众所周知,香江是英国的殖民地,然而,占香港人口绝大多数的仍是华人,掌握香江政权和经济命脉的英国人却是少数民族。二战以来,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华人的经济势力增长很快。

    林志超先生早已经是世界船王、工业大亨、地产大亨,但一直表现颇为低调,但最近半年却连连出击,拿下九龙仓集团、和记黄埔。这是因为务实派上台,让香港华人有强大的国家做靠山,华商如虎添翼,他们敢公然在商场与英商较量,以获取原属英商的更大的经济利益,这使得香港的英商分外不安。连世界闻名的怡和财团的大班大股东,都有一种踏进雷区的感觉。英商莫不感叹世道的变化,同时,也不能不承认林志超已经成为能与英国商界的顶级分子相提并论。”

    这篇文章,试图以时代背景探讨林志超等华商得势的原因。文章的某些提法偏颇,并含有‘大英帝国’的口气,总的来说还是较全面、较客观。

    林志超继续成功地收购了英资大型企业,彻底扭转英资在香港占绝对优势的局面。

    盛誉铺天盖地!

    长实集团的会议室。

    一众高层脸上的表情非常兴奋,长实集团收购和记黄埔之后,便是超越了汇丰银行、怡和洋行的财团。

    唯有林志超非常冷静,因为他知道,距离他掌管和记黄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他平静的说道:“长实集团除了按部就班的增持和记黄埔股票之外,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我们依旧要专注自己的业务,不能受到此次收购的影响。”

    众人随即平静下来。

    黄昌宏也说道:“确实,目前和记黄埔还是韦理在主导,尚且不知道他会不会发起反收购。不过我们长江实业现金流充沛,增持股份的事情,还是很难被动摇。”

    林志超说道:“所以,按部就班收购普通股就是,争取一年后,我们的持股达到40%。而当前,我们所有人的任务,依旧是继续扩大在地产上的突破。”

    他其实已经有完整的控制和记黄埔方案,不出意外,月底他将正式成为和记黄埔的董事。这个时候,他不会干涉和记黄埔的事情,继续由韦理主导和记黄埔的一些列商业行为。

    一年后,他的持股增持至40%以上,届时他将顺理其章成为董事局主席;与此同时,他将向和记黄埔派遣两名董事,人选已经好了,那便是林志超的‘谋士’李业广,以及即将加盟长实的麦里思。

    到这个程度,林志超便可以在和记黄埔拥有较大的权利,但他依旧不会选择急着掌握大权;这是因为,和记黄埔几乎全是洋人管理层,一不注意容易闹出大变。

    所以在成为董事局主席后,林志超的重点工作是,拿下和记黄埔的地产开发权;这是他的长项,也让洋人高层无话可说。

    在这之后,自然就是渗透、熟悉和记黄埔业务,最终顺利掌权。

    大家平复好心情之后,‘新生代’高层周淮安说道:“老板,淘化大同的黄笃修死亡之后,听说淘大有意出售旗下位于九龙湾的22.6万平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