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时维港中心的地皮费用就价值7亿港币,已经升值一倍出头。
维港中心的写字楼面积是70万平方尺,租金是10元每平方尺,仅每年的租金便可以达到8000万港币。
怡和系不后悔,那都是假的。
不过当年做主的凯瑟克家族,谁也不可能找他们的麻烦,而且当时大家也认为怡和系不宜和林志超火拼。
如今‘遮打站上盖发展权’招标,怡和系再次非常重视,决定全力以赴。而此时怡和系三家企业的大班,都是非凯瑟克家族——纽壁坚,鲍富达则为置地的副总经理。
纽壁坚说道:“这次竞投,我们置地依旧占据着优势,置地的中区重建计划已经已经取得成效,新历山大厦去年已经落成,并取得满租的成果。若是这个标投中,我们便可以将中环连成一片。”
他已经当了两年的怡和系首脑,非常享受大权在握的滋味,所以并没有将长江实业集团放在心上。长江实业集团在这个区域的实力,没有置地厉害。
鲍富达说道:“地铁公司意图是通过‘车站上盖发展权’的收益,来进行地铁修建费用的筹集,他们还缺现金。”
他也认真研究过地铁公司的意图,所以道出关键点。
纽壁坚说道:“地铁公司确实缺现金,但我认为收租更能符合双方的长久利益,这一点我们可以标书里面详细的解释。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搞一个新合作模式——那就是组建合资公司,这间合资公司先以2亿港币的代价,买下地铁公司手中的地皮,接下来再透过贷款的方式承建,后期则通过收租偿还贷款和收益.这样一来,地铁公司一开始实际获得我们1亿港币的现金,也能缓解他们的财务紧张。”
他坚持置地的传统模式,那就是重视收租;包括九龙仓集团也是如此,全部作为收租用途。
置地为什么能在香港称霸上百年,根本原因就是靠着收租达到的。
所以,不管是纽壁坚,还是其他怡和系高层,都认可这个。
不过,鲍富达是最近几年进来的,他原来是港府高级公务员,他个人认为置地的经营方式已经过时,否则为什么会被长江实业集团超越,甚至连新鸿基地产等其他华资公司,也有追赶的趋势。
想到这些,鲍富达说道:“地铁公司可能不会愿意长期收租,更愿意售楼花的快速回笼现金!”
纽壁坚一愣,没想到这个副手反驳自己的意见。
不过鲍富达是凯瑟克家族邀请进来的,是置地的实权派,他毕竟身兼三家公司大班,重心也在怡和洋行。
所以,纽壁坚解释道:“若是售楼花,这个项目最多赚个1亿出头。若是通过收租,这个项目则可以赚很多个1亿。我认为,只要将讲明白了,地铁公司不会视而不见。更何况,我们不是已经拿出1亿港币的现金,给予地铁公司了么。”
一名高层也附和道:“合组公司拿2亿购买这幅地皮,实际上地铁公司是收两亿,出一亿。再说,地铁公司有港府的担保贷款,未必非常缺钱。倘若售楼花回笼现金,这对我们置地并不够,赚一亿,也只能分到5000万港币。”
鲍富达还是担忧的说道:“长江实业集团的林志超,素有极其厉害的眼光,他也看得出地铁公司的意图。怕是会售楼花来合作这个项目!”
如果他掌权置地,一定要学习华资地产公司,逐渐改变保守的模式。可惜,他还不是置地的一把手。
纽壁坚将鲍富达如此说,只能咬咬牙的说道:“那就按照市场对这幅地皮的股价2.4亿港币计算,我们合组公司出这个价格拿下这幅地皮,这样地铁公司可以回笼1.2亿港币。三年之内,他们竖起一座37层高的一流商业大厦,届时每年收租不菲,地铁公司亦享受长久的分红。”
他只肯让这一步!
鲍富达只能在心里摇摇头,不过转念一想,若是纽壁坚失去这个标段,毕竟在怡和系影响力减少。届时,身兼三家大班显然会取消,他就有机会稳定置地的大班。
他渴望证明自己,一点不弱于那些华资地产商,所以置地的大班位置,他还是希望当选的。
随后,他不在反驳。
纽壁坚也洋洋得意,在他看来,置地的条件非常好,先拿出1.2亿注入合资公司,而地铁公司实际收到这1.2亿。
这一点,其它地产公司一定想不到。就算是售楼花,也得一年后才能出售。
纽壁坚自以为是的想到。
环球集团。
林志超在办公室里,听取了冯永发、林瑞海的工作汇报,主要是关于暗购九龙仓集团股票的事情。
“董事长,目前我们已经持有九龙仓集团4%的股权,而九龙仓股价为17港币每股.”林瑞海认真的汇报道。
这次收购,父亲交给他主导,而冯叔叔只是参与其中并辅导他。林瑞海非常重视,因为他明白九龙仓集团关系着环球集团未来的综合化发展,如果不成功,那么他们这一脉可就实力锐减了。
林志超说道:“今年股市以稳固为主,预计在400~500点运行,非常适合暗购。接下来的八个月时间,你们争取每个月暗购2个点的九龙仓股票。”
实际上,他并不是将怡和系认作强力对手,而如此小心的目的,是因为他在等待政z环境的变化。
今年中,实干派登台,香港的政z环境也变得对华资有利,这才是林志超一直等待的机会。
当然,他也可以不考虑政z环境,直接恶意收购就是;但如果这样的话,汇丰银行未必会偏袒他,也有可能偏袒怡和——提供贷款。
正是因为环境变化后,汇丰银行也开始思考后路,前世从1978年就主导收购美国海丰银行,就是这个道理。
林瑞海说道:“这样一来,我们将在十月份拥有20%的股权,预计成本也就4亿港币左右。”
林志超笑道:“成本不去管了!按照节奏收购就是,我不是考虑成本,而是考虑政z环境。如果新的领导人是,我们华资将更加有底气。是时候变化了,我们是华夏人,希望我能尽快回报国家。”
林瑞海脸上也非常认真,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有爱国的一部分。
当然,商人的爱国并不是‘奋不顾身’、‘舍己为人’,而是在‘力所能及的慈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