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0章 【东边损失西边补】  港岛家族的诞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r/>
    关于子女留学方面,林志超的打算是:在1967年的前一年,将林瑞江、林瑞海、林瑞楷这三兄弟,也全部送到加拿大、英国、美国去留学。几人最小的林瑞楷,在1966年也不过12岁,相当于中学就开启留学生涯。

    第一是提前留学也有好处,第二是那一年香港不太平,分散‘投资’更好。

    到了大年初二。

    林志超带着一大家子,来到唐仲源家,包括奥黛丽赫本及两个儿子。

    而唐仲源一家,已经搬到了深水湾77号,是今年年初搬进的。整个深水湾77号的重建工程,仅用了4年时间,速度比深水湾79号建得快不少。

    主要原因就是,满足岳母宋巧玲的迫切愿望,搬进花园别墅居住。实际上,唐家在半山的花园洋房也不错。

    别墅里,林志超、唐仲源、唐显千、唐友千坐在客厅的沙发里,喝着茶,而宋巧玲则带领女人孩子们在别墅参观和游玩。

    唐显千已经工作三年半,唐友千已经毕业半年,唐仲源现在已经是在培养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今年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小儿子则留在自己身边培养。

    唐仲源的事业分为两部分——纺织和成衣,至于地产算不上他的产业,旗下也就荃湾一处大型工厂,北角和柴湾各一幢工业大厦。

    “尼日利亚那边做得怎么样?”林志超随口问道。

    唐家就是他扶持的,没有他,唐家可能已经回沪市改造了,这个才是唐仲源最感谢林志超的地方。当年他还想着政局稳定下来,就回去,是林志超劝下了他。

    而唐家的纺织、成衣,都离不开林志超的扶持,特别是成衣产业,就是当年的长江制衣。而如今尼日利亚的产业,更是林志超提出来的,否则根本轮不到唐家。

    “发展很不错,目前我们已经有6家纺织厂、2家染厂、1家制衣厂,资本额已经达到2000万港币多尼日利亚政府部门,对于我们给予了很好的支持和保护,非常希望我们继续加大投资。”唐显千恭敬的向姐夫汇报。

    唐仲源补充道:“虽然他们希望我们加大投资,但我们还是一点点追加投资,第一可以吊着他们的胃口,第二是预防政局不稳。”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三年半的发展,已经是很快了,岳父考虑得很周到。”

    聊了一阵,唐仲源笑着说道:“瑞寰今年十三岁了,再过七年也能回来帮你了,这孩子既聪明,又稳中,一看就是做事的料。”

    林志超笑着说道:“还早,我希望他二十二岁再回来,要么在美国工作两年,要么读个硕士。若说帮手,有彩芸、彩英看着,我已经是不急着考虑其它了。”

    唐仲源父子三人这才明白,唐家的另外两个女人,同样是林氏家族的实权派。林志超并没有一些老牌商人的顽固思想,让女人在家照看儿女,而是鼓励妻子到公司工作。

    (本章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