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节  三国:我摊牌了,我是曹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曹操走到柜台前,询问蔡昭姬…
    “原来是瞒爷远道而来!”蔡昭姬抬起眼眸,看到是曹操,急忙行了个礼,旋即眼眸瞟向门外…
    曹操也顺着她的目光朝门外望去…
    却见在桃林中,水榭前,似乎围了一群人,密密麻麻的,不知道在做什么?
    “这是?”
    “瞒爷还不知道吧?”蔡昭姬微微一笑,连忙解释道。“今天是水榭书斋建成的日子,也是先生开课的日子!”
    “开课?”曹操一愣?书斋不是看书用的么?这就不是学堂,不是私塾,易兄为何要讲课?
    “这个嘛,我就不知道了。”
    蔡昭姬微微一笑。“我也打算这边忙完后就过去呢,先生的课程,总是要听听的。”
    讲到这里,蔡昭姬补充了一句。
    “瞒兄,以后每逢初一、十五,先生都会亲自在桃林授课。无论是世家大族,还是寒门子弟,只要来咱们水榭书斋的都可以席地而坐,聆听先生的教诲。”
    霍…聆听教诲?
    曹操乐了…
    这位易兄还真是总能带给人惊喜呢。
    心血来潮就当个匠人,随便鼓捣一番,就能制造出铁马镫,铁马具,成就了曹操手下的王牌部队铁甲虎豹骑;
    平平无奇当个医者,就能够书写出一本《伤寒杂病论》,有消息传回,长沙郡太守张仲景看到这卷医书,爱不释手,当即挂印封金,即刻启程赶赴兖州,要与易兄论道一番。
    就更别提,易兄还是个美食家了。
    变废为宝,变蝗虫为饕餮盛宴,一举让曹军克服了粮食的补给问题,更让整个兖州渡过了这一次声势浩大的蝗灾!
    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个不是让人惊喜,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现在倒好,匠人、医者、酒肆掌柜、美食家,这类的身份玩腻了,敢情开始教书育人了。
    有趣,有趣的很…
    一时间,曹操对易小天第一次开坛授课的内容无比好奇。
    易兄到底打算讲什么呢?
    “姑娘?你家先生的意思?真的是?谁都能去听么?”曹操好奇的问道
    蔡昭姬不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哈哈…
    曹操笑出声来,当即快步走出酒肆,向十里桃林中间的水榭方向快步行去…
    遥记得,上一次听人开坛讲座,还是十余岁时。
    那时候,太学院请来了天下有名的“经神”郑玄…
    那一次,曹操听得津津有味!
    想不到,二十多年之后,曹操又能听人开坛授课,偏偏这次的主角还是他的好朋友,好兄弟——易小天!
    嘿嘿,他曹操既要捧人场,又要捧钱场。
    第六十六章 品评时局,重塑“月旦评”的风采
    水榭书斋,人山人海。
    曹操做梦也不会想到,一个小小的水榭书斋,竟然有成百上千的士人跪坐在周围,人山人海,简直一副大儒讲学的情景。
    这种境况,就好像是十年前的汝南月旦评。
    要知道,“月旦评”如今虽然因为战乱,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线,可它昔日的名声,端的上是响彻整个大汉。
    所称如龙之升,所贬如坠于渊。
    即便是曹操,二十年前,也为了求得月旦评的一个评语而绞尽脑汁…
    更莫说那一句流传后世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如今,映入眼帘的,“水榭书斋”、“开坛论道”、“学者如云”,这境况与昔日热闹、喧哗的“月旦评”那般的神似。
    曹操一时间,竟然心驰神往,若有所思,他算是琢磨过来了,易兄是打算在这十里桃林中,在这书斋水榭旁,品评人物,品评时局呀!
    这是要重塑“月旦评”的风采么?
    呼…
    曹操长长的呼出口气,不愧是易兄,果然,有魄力,有想法…
    不过要重塑月旦评的风采,谈何容易?
    单单是想法和魄力,这些远远不够,再说了,易兄似乎没有那么大的名声?不足以让这一干士子、儒生趋之若鹜吧?
    可…事实摆在眼前!
    水榭书斋被士子、儒生密密麻麻的包裹住,更有不少衣着华贵,远道赶来的大氏族家的子弟,似乎他们每个人对易小天的开坛授课都颇为期待!
    一时间,曹操有些搞不明白了?易兄哪来的这么大的能量?
    当然,曹操不会知道。
    易小天虽然没有那么大的能耐,可是有一个人有,这个人若是振臂一呼,所有的士子、天下的儒生必定会趋之若鹜。
    此人正是,蔡昭姬的父亲,曾在太学经学院任职的蔡邕,蔡夫子。
    蔡邕,天下文人的领袖,洛阳太学的总教官,家中藏书三千余卷,他的一句话,足够让天下的士子、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