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山融水从地下流入到地势低的耕地进行灌溉。
萧云很感激华夏族人先辈们的勤劳与智慧。
没有他们的坎儿井,萧云这次在吐鲁番和哈密地区就根本搞不起来像样的生活区。
那将是一千多里的距离上没有任何补给点,想想都头疼。
这要是自己安排人建坎儿井,没个三五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做到的。
现在坎儿井虽然荒废了不少,但修修还是能用的。
目前最难走的依旧是瓜州到哈密,但只有近百里的距离没法建设生活区。
其他地方基本五十里内必然有适宜耕地劳作的地方。
虽说耕地面积是比中原的低很多,可太平军本来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地方。
一个县只要能放得下有五到十个生活区就够了,实际上大多数的地方都不止十个生活区。
在新疆这边建设生活区比中原麻烦的多。
萧云这次特意将大量的劳改营都调了过来。
从河西走廊到伊犁河谷近三千里的距离,差不多有近五十万的劳改营犯人在工作。
他们都是劳改期限在五年以下的犯人,五年以上的基本都在矿区服役,不会随意调出来。
太平军实行的是新制度,劳改营没有那么多腌臜事,所有劳动基本不会有生命危险。
只是干活的时间长一点,累一点,吃的也比正常百姓差,限量供应。
让他们调过来,也可以缓解太平军的补给压力。
又过了十天,被安排到伊犁河谷生活区生活的百姓开始陆续到达。
他们都是在中原接受了新兵基地训练。
自从河套平原搞定之后,就变成先培训再迁移。
毕竟过了河西走廊之后的路程就太远了,若是没有经历过新兵训练的人不太可能坚持的下来。
也不是只有新加入的百姓才会去西面。
之前位于山东泰山山区的生活区,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年年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可粮食产量却上不去。
这时候都愿意去新的环境生活。
随着进入伊犁河谷的百姓越来越多,萧云就准备离开了。
留下三个团和骑兵团的两个营,然后带着警卫连离开了伊犁河谷。
这边还需要休养生息一两年,现在也到了该回去处理一下南明的时候了。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