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八章 梁师都余党  大唐:从成为魏征老师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如果能够把李纲吸引来,在这庄子内购买一个房产,自己总有办法把他勾引进书院。当下抖擞了精神道:

    “李先生,其实我这庄子最大的区别就是用了砖木结构,而不是单一的木结构,所以盖得速度非常快。”

    “嗯,我听说了,你发明了一种水泥,能够很好的粘合青砖。它的坚固性真的可靠吗?”

    “当然!李先生不妨随晚辈去看看。”

    “好!”

    崔浩自然带着李纲向着书院那边走,书院建的那么大,那么好,现在已经完全建成,不带着李纲去看看,怎么吸引李纲?

    “李先生,这边是东区。晚辈以中间那个湖……这个湖晚辈打算取名为爱莲湖。”

    李纲看了一眼那座湖,六月的莲花已经盛开,铺满了一湖翠碧。在莲叶的缝隙间,还能够看到鱼在游动。

    美景入眼帘!

    李纲不由点头道:“名副其实!”

    崔浩笑了笑:“晚辈以爱莲湖为中心,将庄子又分了东南西北四个区域。我们现在前往的是东区,也就是书院和藏书楼之处。”

    “只有书院和藏书楼?”

    “当然不是,这里除了书院和藏书楼,还会开设客栈,茶坊酒肆。临街的房屋都是铺面,不过只能够售卖和文化有关的物品,比如笔墨纸砚,琴棋书画,玉器,装饰等等,这条街算是文化一条街吧。”

    “好!很好!”李纲欣然道:“书院和藏书楼所在之处,就应该如此。这才是文人应该待的地方。”

    “临街的房子后面,那一片片的独门独院二层小楼是干什么的?”李纲又问道。

    “出售和出租的。”

    李纲神色一愣:“这卖得出去?你这里可是远离长安二十里。”

    “会的!”崔浩面上含笑,语气却极为坚定,顿住了脚步,指着西向区域道:“那边是西区,临街都是商铺,除了和文化有关的物品要在东区这边出售以外,在西区都可以卖。西区算是一个真正的市场。

    那边也会建造两座客栈,也会有茶坊酒肆。在临街商铺的后面,也会建造几排独门独院的小楼,出售或者租赁给商人。也就是说,东区是读书人的地方,西区是商人的地方。”

    李纲沉吟了一下:“你这里会有商人来?中则,你可要知道,商人是无利不起早。你这里无利可图,商人是不会来的。”

    “会的!”崔浩指着堤坝那边道:“李先生看西区紧挨着堤坝那边的河道,那边适合什么?”

    李纲看了一会儿,脸上现出恍然之色:“码头!”

    “对!”崔浩笑道:“我准备在那里建一座码头,在那边再建一批仓库。南来北往的商人可以直接将货物存进码头。然后我在西区会建立一个交易大厅……”

    “交易大厅?”

    “这个以后再说,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崔浩摆摆手道:“但是,李先生应该能够看出来,西区会成为一个商人的中心吧?”

    “你这……还真没有被取错绰号,财神爷啊!”

    崔浩叹息了一声道:“晚辈建这么大一个书院,还有那么大一个藏书楼,一切都是免费,总要有支撑的来源,否则根本开不下去。”

    李纲点头道:“你这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只希望书院能够为大唐培养一批人才,才不枉费我一片苦心。”

    李纲此时的脸上有着一些复杂,这样一个为读书人呕心沥血的青年,值得钦佩。但以他的学识和威望能够支撑一座书院吗?

    他可是知道那五姓七宗只是暂时收敛了利爪,待蝗灾过后,便会再伸出利爪,他们不会放过崔浩的书院的。

    崔浩又将手指指向了北区:“那边将会是我庄子的庄民集中居住的地方。”

    李纲看着那边已经开始建造的独门独院的二层小楼,大张着嘴巴:“你的庄户住的也这么好?”

    “嗯!”崔浩点头:“他们都是我的庄民,说是一家人,也不为过。”

    “免费?”

    “那倒不是!”崔浩摇头道:“无息借贷,而且不要求一下子还给我,分五年归还。”

    李纲脸上现出放松之色,如果崔浩真的是免费给庄户盖房子,他反而要看轻崔浩了。

    升米恩,斗米仇啊!

    崔浩又指向南区:“那边都会盖独门独院的小楼,那里是一个纯粹的住宅区。可出售,可出租。”

    最后他将手指指向中央那座爱莲湖。

    “爱莲湖中央会建造一座湖心亭,湖心亭两边有着九曲回廊通往岸边,而两条九曲回廊在岸边的出口会连接两座建筑。”

    “那两座建筑干什么用?”

    “或酒楼,或青楼吧。看看到时候购买这里,或者租赁这里的人想要做什么吧。”

    “规模宏大啊!”李纲都不由发出感叹:“你这花了不少钱吧?”

    “家底都掏空了!”

    两个人再度起步,来到了书院,崔浩带着李纲转了一圈,又带着李纲参观了藏书阁。李纲看得眼睛都直了,满脸的不可置信。

    “你建这么大的藏书楼,你有那么多书籍吗?”

    “总会有的。”

    李纲心中认为崔浩的意思是一年一年的收集,长年累月下来,总会有的。便点头赞道:

    “好志向!”

    李纲亲手检验了砖木结构的房屋质量,带着惊奇离开了。崔浩将其送上马车之后,看着马车渐行渐远,微微摇头。

    也不知道自己这一番说辞,会不会吸引李纲。

    干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