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命之忧了。只是不知道陛下会将自己留在长安,给自己一个闲职,夺了自己的军权,还是依旧让自己带兵。
带着这种忐忑的心情,跟随着李承乾向着皇宫行去。
崔浩站在大殿的尾端,四品官太小。他隐藏在人后,后背靠着柱子假寐。心中却有着一丝丝激动。
苑君璋归降,梁师都覆灭,和颉利的战争就要拉开了序幕,盛唐开始了,而我有幸见证!
脚步声传来,崔浩就站在大门边,寻声望去,便见到一个粗壮的武将正在李承乾和房玄龄的陪同下走来。
苑君璋向着大门内望去,正好和崔浩的目光对上。崔浩向着点点头,笑了笑。苑君璋也急忙露出笑脸,然后收回了目光。顿住了脚步,等待李承乾和房玄龄入殿之后,再宣自己。李承乾笑道:
“将军随孤一起入殿。”
苑君璋神色一怔,但随后神色又是一肃,紧跟在了李承乾和房玄龄的身后进入大殿。入殿之后,待李承乾和房玄龄施礼之后,便噗通跪下:
“罪臣苑君璋拜见陛下!”
李世民从玉阶上走了下来,伸手相扶:“将军何罪之有?能归唐,就是我大唐将军。”
“罪臣拜谢陛下!”一边说着,一边又要跪下,却被李世民扶住。
“苑将军不必多礼,你不是大唐的罪臣,你是大唐的安州都督,芮国公!”
苑君璋神色就是一呆,然后巨大的感动涌上了心头。双目变得赤红,拜道在地:
“臣敢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崔浩微微低头,偷偷撇了撇嘴。
就这种满朝文武迎接的气氛,这种当朝封公的冲击力,苑君璋一颗心是交给了李世民。
苑君璋的归降,给旱蝗灾的惶恐气氛中带来了一丝喜庆。只是这一丝喜庆很快就被连续的干旱冲击掉。
这个年看起来和去年一样的热闹,但空气中流动着一种不安,还是让每个人都体会得到。
整冬无雪让所有人心中都是一片阴霾,就连往年最为热闹的上元节,众人聊天的内容也大都和旱蝗灾有关。
李世民也采纳了长孙无忌的建议,经礼部的操持,于上元节这天,在太庙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祭祀,五姓七宗的家主更是主动驻守太庙月余,素衣素食,祈求上天宽恕。
五姓七宗姿态做的很到位,李世民也无话可说。
但祭祀过后,依旧没有下雪。
朝野上下,都处于一种焦躁的心态之中。
好在柴绍凯旋,班师回朝了。给焦躁的朝野带来了一些喜庆。
又是大朝会。
又是太子亲迎。
又是崔浩躲在柱子后假寐混时间。
又是皇帝赐宴。
然后崔浩回府,文武百官散去,只有几个重臣与李世民在偏殿之中。
柴绍容光焕发,这可是大唐版图的收官之战,就被自己完成了。必定会载入史册。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战争的过程,李世民含笑倾听。长孙无忌,杜如晦和房玄龄几个人面含微笑。至于程咬金那些武将,一个个垂目仿佛睡着了一般,懒得听柴绍吹牛逼。
说到最后,柴绍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道:“陛下,梁师都有一个亲卫首领,叫作张从良的逃了。”
李世民微微皱了一下眉头,然后舒展开来:“逃就逃了吧,不过是一个亲卫。”
众臣又商议了一下其他朝政,然后各自散去。李世民招来李君羡:
“找到张从良,朕不想再经历玲珑阁的事情。”
“诺!”
“还有隐太子的余孽,这么久了,怎么还没有清除干净?”
“臣请陛下责罚。”
“责罚什么,朕要的不是责罚你,要的是肃清反贼。”
“诺!”
李世民挥手让李君羡离去,踱步到门外台阶上,感受着空气中的干燥,眉宇间的欣喜被沉重取代。
时间一天天过去。
眼看春耕在即,各地的旱情却愈发严重,尤其是关内道,河东道,河北道。
各州县递上来禀报旱情的折子几乎堆满了御书房。
李世民翻阅着一份又一份奏折,心中的烦绪不断滋生:
“天降大旱,今年不好过啊!”
“陛下,更令人担忧的是蝗灾啊。”房玄龄沉声道:“到时恐怕会引发动荡。”
李世民神色凝重,放下手中的奏折道:“玄龄,你有何想法?”
“以眼下的情况看,今年恐怕是个凶年饥岁,陛下不若昭告天下,减免税负,对旱情极为严重的地方免征税负,如此既能安抚民心,也能彰显陛下仁德。”房玄龄建议道。
“善!”李世民点头:“理应如此。”
“陛下!”李君羡步伐匆匆地走了进来,拱手道:“神医孙思邈请到了,正在宫外等候。”
李世民心中一喜:“快请!”
“那臣先告退。”房玄龄拱手退去。
与此同时,崔浩正带着张卫来到庄子上查看,年前借给庄户们散养的鸡鸭鹅幼崽已经长大了不少,叽叽喳喳地溜达着,庄户们见到崔浩都连忙迎了上来,脸上满是感激。
这要是放在之前,便是主家借钱给他们养鸡鸭鹅,他们也不愿意养。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因何不算?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