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张行书并非不愿前往,而是在想此去襄阳,断不能让覃幽和家里的丫鬟知道,否则她们绝不会让他涉险。
听到胡一刀之言,张行书连忙应道:“好,我去。”
胡一刀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随我来。”
两人来到几里外的一个村子中,此时万籁俱寂,偶尔有犬吠声传出。
走进柴扉小院,胡一刀让张行书在外守着,不一会他从屋内拿出个布包,递给张行书,又从后院牵出一匹马,把缰绳放在张行书手中。
“你一路往西走,两千里外便是襄阳,这包里有盘缠和干粮,还有一张字条,告诉你如何寻到她。”胡一刀伸手抚了抚马颈,看着张行书跨坐在马上,低声道:“去吧。”
张行书心乱如麻,没留意马蹄未歇,待他回过神时,已经走了很远。
若伍茯苓知晓他又失去踪影,不知会做出什么举动,但是白椴三番两次救他性命,他不能不顾白椴的安危。
权衡之下,张行书决定任性一回,但也不能如此不告而别。
他驱马折回,胡一刀远远瞧见,以为他心生悔意,快步来到张行书身边,问道:“你怎的回来了?”
张行书翻身下马,沉声道:“方才想起,此去路途遥远,我得留书给家中。”
胡一刀拍了下额头道:“是了,我去取笔墨。”
没过多久,张行书接过胡一刀从屋中拿出的纸笔,在月光下疾书。
张行书并没有写要去何处,而是说自己要出趟远门,不日便可回来,切莫挂念。
随即将墨吹干折好,递给胡一刀,让他代为转交,而后踩镫上马,头也不回地走了。
张行书虽是头回独自跋山涉水,却对此并不陌生。
他一路跨过山川河流,风餐露宿,边走边询道,骑马行进七日,总算到了襄阳。
汉水穿城而过,分襄阳与樊城。
此地为中原水陆中枢,是兵家必争之地。
正所谓: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张行书初至襄阳,从未见过近百丈的护城河,可他来不及感叹,匆匆寻到城中一家客栈,进房间里倒头便睡。
再醒来时已是次日清晨,张行书梳洗过罢,随意吃了些东西,而后坐在屋中,看着手中的字条发呆。
那个鲁门主知晓白椴在襄阳是不假,可白椴皆以易容示人,纵是与她擦肩而过,旁人也未必识得。
但寒泉中不乏好手,知晓白椴在这,想找到她,并不算难。
所以字条中除了这两句话,还有最后四个字:见机行事。
张行书感觉胡一刀在诓他,这去哪找白椴?
虽是没有头绪,张行书却知晓在屋里待着肯定遇不着她。
襄阳城中热闹非凡,晨芒破晓莺鸣柳。
张行书离开客栈,走在青石大道上,望着来往行人,满目茫然。
他没留意前方,回头张望之时,忽地撞上一人。
对方是个满身补丁的乞丐,在张行书身上蹭了一大片泥污,怕张行书怪罪,连滚带爬地逃了。
张行书懒得计较,随意拍打一下前胸,感觉有些不对,伸手往怀里一模,这才发觉钱袋不见了!
再往乞丐离开的方向望去,哪还有人?
张行书把所有的家当都放在里面,他可不愿露宿街头,所以抬脚便追。
乞丐或许没想到张行书会这么快追来,正倚在小巷的墙上得意地抛弄钱袋,听到巷口的动静,吓得转头就跑。
张行书早已不是那个文弱书生,他虽比乞丐脚程快,却不如对方熟悉此处,小巷蜿蜒曲折,两人前逃后赶,跑了足有一刻钟。
起初乞丐还沾沾自喜,时不时转头讥讽几句。
后来乞丐专心往前跑,无力再说话。
最终乞丐实在受不了,边跑边求饶道:“大爷!别追了,小的好些日子没吃顿饱饭,行行好放过我吧!”
张行书没有理会,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乞丐手脚灵便,不去做工,反而行偷盗之事,着实可恨。
乞丐没听见动静,回头瞧了一眼,见张行书距自己只有几步之遥,吓得魂飞魄散。
张行书身怀内功,这一路跑下来,丝毫没感觉到累。
未过三息,乞丐脚步浮虚,一个不稳,抢倒在地,摔得满手是血。
张行书气定神闲地来到乞丐身旁,居高临下道:“你小小年纪,不凭能耐吃饭,行这不轨之事,该当何罪?”
乞丐累得不愿说话,蜷缩在地上,将钱袋死死抱在怀中,披头散发,瞧不见神色。
张行书皱着眉头,看见乞丐两手的血染红了钱袋,从怀中掏出个纸包,蹲在乞丐身旁,沉声道:“把手给我!”
乞丐吓得一个哆嗦,没敢伸手,死死捂着钱袋。
“我给你止血!”张行书说罢,一把将乞丐的手抓过来,草草洒了药粉上去。
乞丐见他并无恶意,小心翼翼地将钱袋塞进怀里,又将另一只手伸出来。
张行书为其双手止血后,乞丐又赶忙捂紧怀中的钱袋。<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