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4节  诸天最强大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走进衙门之中,那些亲卫倒是想紧随呼延灼进入东厂,不过却被杨志当场拦了下来。
    脚步微微一顿,呼延灼看了杨志一眼冲着身后的亲卫道:“尔等再次等候。”
    不愧是将门世家的家将,这些人令行禁止,当即便立在衙门之外,看那架势,呼延灼一声令下,这些人怕是就会第一时间冲进衙门当中。
    杨志在前引路,将呼延灼引领至书房之前,伸手一引道:“呼延叔父,提督大人正在书房之中。”
    吱呀一声,房门打开,一道身影出现在呼延灼的视线当中,不是楚毅又是何人。
    当看到楚毅的时候,呼延灼不由得一愣,呼延灼常年在外统兵作战,可以说回京的次数非常之有限,就算是偶尔回京叙职,却也不可能同楚毅有什么交集,所以说呼延灼尚且是首次见到楚毅。
    如今见到楚毅的时候,呼延灼自然是看的一愣,毕竟楚毅同他所想象之中的那位东厂提督有着极大的差别。
    在呼延灼想来,楚毅应该是那种面目阴柔,白面无须的大太监模样,让人一看便觉得不是什么好人。
    然而真的看到楚毅的时候,呼延灼才觉得自己想差了,楚毅根本就不是那些大太监可比,如果说不是知道楚毅的身份的话,呼延灼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认错了人了。
    眼见呼延灼看着自己发愣,楚毅微微颔首道:“呼延将军,楚毅有礼了。”
    一股温润如玉的气质让呼延灼下意识的向着楚毅拱手道:“呼延灼见过广阳郡王。”
    毕竟论及身份的话,楚毅身上可是挂着广阳郡王的爵位的,单单是这郡王的爵位便高出太多人一头,哪怕是呼延灼见了都要主动向楚毅施礼。
    楚毅微微一笑道:“呼延将军乃是贵客,且坐下叙话。”
    落座之后,呼延灼的心情也平复了下来,神色复杂的看了楚毅一眼,先前的诸多杂念一扫而空,就那么看着楚毅道:“本将此来乃是与广阳郡王商议,何日发兵为妙。”
    如果说不是得到了赵佶的圣旨的话,呼延灼前来与他商议出兵的日子,楚毅肯定会觉得非常的惊讶。
    毕竟发兵这么大的事情,肯定是要由天子或者太尉府走出决定的,只是不曾想赵佶竟然将决定权交给了他这位监军。
    微微一笑,楚毅冲着呼延灼道:“哦,不知呼延将军觉得何日出兵才好呢?”
    呼延灼眼睛一瞪,一股煞气弥漫开来盯着楚毅道:“要我说的话即刻发兵最好,不过数万兵马出征所需的种种哪怕是朝廷全力支持,至少也要数日才能够准备齐备,所以以我之见的话,三日后发兵最好。”
    楚毅笑着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楚某便上书天子,三日后发兵。”
    “什么?”
    呼延灼不由的一愣,显然是没有想到楚毅竟然这么轻易的便接受了他的建议,要知道他已经做好了被楚毅所回绝的准备了,毕竟在呼延灼看来楚毅肯定会在这方面压制于他,好宣示主导权。
    一个监军,一个大军统帅,两者谁若是强势的话,那么谁便是大军的主帅,呼延灼之所以带着亲兵前来,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同楚毅争夺大军的话语权吗?
    楚毅这么好说话却是让呼延灼愣了一下,诧异的看着楚毅,反倒是楚毅冲着呼延灼道:“怎么,有什么问题吗?还是说呼延将军觉得三日时间太短了?”
    回神过来,呼延灼连忙摇头道:“正所谓救人如救火,平定梁山贼寇为重,广阳郡王既然没有什么意见,那么就这说定了,三日后大军开拔。”
    呼延灼很快便在亲兵的簇拥之下离去,楚毅目送呼延灼离去,嘴角微微翘起。
    三日时间一晃即过
    这一日点将台之上,楚毅、呼延灼等将领站在那高高的点将台之上,而下方则是密密麻麻的数万大军。
    虽然说大家心知肚明,高俅倒是没有在兵马方面做什么手脚,那些被选派出来的禁军士卒看上去倒也有模有样,至少不是那种老弱病残。
    呼延灼看到下方的一众士卒的时候心中不由的暗暗松了一口气,楚毅同高俅蔡京不和他可是知晓的,先前呼延灼一直都在担心高俅会不会在派遣的兵马上面做什么手脚。
    如今看到这些禁军士卒的时候,呼延灼才发现自己的担心全都是白白的担心了,高俅并没有在这上面做什么手脚。
    随着一员员将领被点出,鼓声响起,呼延灼先是看了楚毅一眼,楚毅并没有同他争锋的意思,而是冲着他笑了笑,深吸一口气,呼延灼长笑一声道:“大军开拔!”
    浩浩荡荡的大军出了京师,直奔着水泊梁山而去。
    高高的城楼之上,几道身影立在城楼之巅,远远的看着楚毅、呼延灼的身影消失在天边。
    就见那几道身影转过身来,赫然是蔡京、高俅、梁师成几人。
    只听得梁师成冲着高俅、蔡京几人道:“楚毅已经出兵,蔡相、高太尉,我也该回宫去禀明陛下了。”
    蔡京点了点头,而高俅则是冲着梁师成道:“高某送梁大监一程。”
    水泊梁山大胜官军,自然是大宴全军。
    数万朝廷大军除了逃散以及死伤,最终被孚的差不多占了有六成之多,除了相当少的一部分不肯投降之外,剩下愿意投降的竟然足足有万余之众。
    吸收了这些降卒,水泊梁山的兵马首次突破了一万,甚至差点便达到了两万人之众。
    兵马几乎暴涨了一倍,梁山之上,众人的士气可想而知。
    几日过去,梁山上上下下都在努力的备战,毕竟傻子都知道朝廷吃了这么大的亏绝对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的,而那些降卒想要融入梁山,也必然要经过一番编排以及融合,所以大多数的头领都在带领分到自己手下的士卒练兵。
    当然这些绿林出身的梁山头领真的能够拿得出手统领大军的还真的没有几个,所以如果有真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