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恒王府  我玩的就是个真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大裕国位于昭明大陆的中部往东,距离灵兽圣地东海稍近。与之相对的王国势力则是位于南边以武立国的乾阳国,北面是一望无垠的草原,继续深入便是皑皑白雪终年不化的雪原山脉,昭明大陆上的人喜欢称之为北地,北地相比中原贫瘠,但是民风彪悍,豪杰辈出。西边则是佛门大兴之地,贸易繁盛,大陆人称之为西域。千年以来,佛道之争一直未曾平息,道门根基在于中原,而佛门一直默默在西域蛰伏耕耘布道,数千年来小摩擦不断,但是总算没有出什么大的争斗。
    大裕国在昭明大陆因为身处中原,三千多年前大裕立国后,大裕国人就喜欢称己为大陆中心,而中州便是大裕国的中心地带,相比起其他的地方,中州更为富足和丰饶。所谓中州包含着五座城,帝都城,邺城,衡阳城,信阳城,墨城。帝都城便是现今帝君君临所在,现今在位的为开国以来第一位女圣人帝君,她本为大裕国国师,修行已经夺天地之造化,超凡入圣。先帝虽然勤勉持政,但缠绵病榻久矣,一直疏于朝政,命首辅监国。十二年前驾崩后,女帝铁血手段即位,年号天启,整个昭明大陆哗然。
    女帝治国勤勉,手下内政有灰衣女官与恒王辅助,朝堂之上首辅岳楮墨掌管朝堂,外有骠骑大将军秦老将军镇压,短短半年便迅速稳定朝政,即位两年后发动政变史称帝都流血夜的霜降之乱,所有反对势力连根拔起,女帝安插自己势力全盘接收朝堂,帝国恢复元气平稳发展,隐隐竟有中兴之像。设天策,建新军,大刀阔斧革除旧制,打压世家提拔寒门,与以武立国的乾阳国呈分庭抗礼之势。
    帝都为大裕国名副其实的龙头所在,圣人下发的所有政令军令都是从帝都分发而出。中州的其他城则是围绕着帝都的繁华而发展,衡阳商业繁华,信阳千年沉淀,墨城书墨飘香。其中邺城因为恒王府的超然地位而显得有些与别不同,传闻先帝驾崩之际实际传位于恒王,但是因为掌控宫内事务的玄衣大女官临时变节遗诏被毁才导致皇位旁落,后来不知道女帝与恒王达成了什么协议,恒王竟率先投诚成为了女帝登基的奠基石。十年前在霜降节气那一天发动的政变,被称为帝都流血夜,之后恒王与女帝决裂,远走邺城。有人说是女帝狡兔死、走狗烹,也有人说是恒王恩将仇报,拥权自重。即便如此,后女帝依旧派宫中玄衣大女官三顾邺城,恒王才答应继续管着皇商与皇庄,终究卸下了中书台辅政大臣席位,十年居住邺城,除非蒙召听宣,否则绝不主动进京。
    邺城的四景是大裕国中州文人墨客之间津津乐道的,分别是白堤,碑林,乞水节,东山。拥有着白堤和碑林的邺城算是占了中州五城里面的一半文墨之气,文人骚客到了中州都会以朝圣的心态到邺城四景一游。白堤与碑林是挨在一起的,下了白堤沿着邺城河往上一路走,到了尽头便是碑林。白堤上面的每块巨大青石之上都会雕刻着许多诗词,能够白堤提名把自己最得意之作篆刻其上,那是大裕国甚至是整个昭明大陆读书人一生中至高的荣耀,毕竟那不是随随便便找匠人就能够往上雕刻的,必须经过帝都掬雪祭票选,中书台认可下达文书才能由天策司的上师篆刻其上。
    自数千年前道祖在此悟道的传说让白堤被传得神乎其神,似乎从这白堤上走过都能占上一口仙气,脚步生风,长命百岁。道祖飞升那是传说中的神话故事了,人们也早已耳熟能详,可给白堤的神奇色彩锦上添花更上一层的,却是由来于百年前书法大家岑白鹭的一朝闻道也是在此处,才有了邺城河畔残霜未泯的碑林,一夜书尽风雪,继而一朝闻道成圣才让白堤又一次名声大噪。岑白鹭被后人称为书圣,书圣证道之地碑林,也成为了读书人心里的朝圣之地。
    此刻正是夏秋交错之际,许多百姓为了祈愿丰收,都开始到白堤上面挂许愿签,大事小事家里事都会在杨柳枝上挂着,白堤上的杨柳依依每到这时候便会披上最为瞩目的艳红衣裳,来到邺城的游人都会被那一排残雪终年不化的碑林和那些与红枫一般鲜艳的愿签吸引。白堤尽头连接碑林的入口之处还有一颗巨大的桃树,以往一年四季这里都比寻常杨柳树旁要热闹,那是因为这里是传闻中的姻缘树,据传树上住着桃花仙。
    白堤不是白色的,是由巨大青石垒成,但似乎自古以来便叫白堤,也不知是哪年哪月哪位大人物提的字,巨大的石碑足足有千斤厚重,像是座小山一般矗立在岸边,端是铁画银钩气势万千,那石碑上笔力深刻,书曰:白堤。有民间传说是道祖给取的名字,也有传说是因为白堤上有白蛇,所以才叫白堤,但是无论是哪一个传说,现在都已无法考证,只是在白堤的名字之上增加不少了神异的色彩。
    这段时日,白堤上景致越发的耀眼招摇,两岸柳树红签热闹的简直超过了过年时候的盛况,光鲜夺目的颜色,连白堤尽头那棵平日里最受欢迎被称为桃花仙的姻缘桃树也无法相比。柔软的柳枝都被绑得密密麻麻的,沉甸甸的都断裂了不少。上面满满的挂着都是每个人对未来的愿景,对亲人朋友的祝愿。很多贵人因为恒王世子的即将出生,或多或少都会派遣家仆奴婢往树上挂上红签代表祝愿,当然,这祝愿是否诚心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恒王作为邺城最大的权贵,高门大户和权贵们对于恒王府的奉上自家祝愿,不管是恒王接不接受,他们都需要拿出姿态来。虽然是萧瑟的秋季,可是白堤硬是让这满岸连绵不断的红签映得繁华胜锦,不负邺城四景之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人物们自然不会像百姓一样,跑到白堤爬在树上去挂上自己求而不得的那些个愿望,大多如他们身位却已不信鬼神只信自己。自己的名望地位无一不是自己拼搏或受到庇佑得来,
    所谓求天不如求己,自然也就听之任之笑之。
    白堤上一旁的集市今日格外热闹,那愿签上面的火热似乎热到了人的眼里,心里,像是一团暗火,阴暗而压抑的燃烧着。
    “听说了吗?恒王世子昨夜一出生府内就闹了人命,还不是一个两个,足足死了几十人啊!”那个市井卖菜的妇人是个牙尖嘴利的,平日里没少和街坊邻居讲些芝麻绿豆的街坊长短是非,此刻旁边的人看似无意,都在竖着耳朵听着。只听到她压低嗓音,说到后来忍不住哆嗦了一下,“俺昨夜去送瓜果,那沈大管家领着一些个汉子在收拾,俺刚好瞧见那抬出来一个个白布包着的......”话没说完,她便呸了两口,“晦气啊,大晚上的点着灯一晚上都没能合眼,一闭上眼就想起那些个白布,等下得去庙里问仙师求个神符......”
    “一早就听说了,昨夜东城走水火光都照亮半边天了,大半夜的打了旱雷,响了许久,今早起来附近河里都是死鱼死鸟,田里也不知道是被什么东西走过,踩得稀烂,照我看来倒像是许多野兽的脚印,这事儿太悬乎。都说是世子命格大凶,恐招大灾祸啊!”一个菜农刚好把板车上的菜卸下,仅有两篮子还没装满,一脸苦大仇深,今年收成不好,这日子可不好过了。
    “恒王昨夜大怒,听说那些人是王爷杀的。”有个商贩看了眼周围,悄声说。“以前恒王就被京城那些人叫做血屠,一不高兴就喜欢杀人玩。也不晓得那些人是做了什么,世子出生该是喜事儿,结果一出生就杀了那么多人,这怕是不吉利啊。”
    场面有那么一会儿的冷清下来,没人敢接这话茬。
    “王妃也不知如何了,怕是府内生了事,不然王爷也不至于大怒成这样。佛祖保佑,可千万别出什么大事儿啊。这几年全赖王爷庇荫邺城才有了些安生日子。”有个妇人转移了话题,看她打扮朴素,面容慈善倒是个有福的,圆润嘴厚,耳垂有肉,却像是个女弥勒。
    “说到王妃,自从怀上世子就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