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8章 他比谁都能藏  燕辞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等。”
    
    晋王妃眼眶一红。
    
    是啊。
    
    只能等。
    
    等李渡的结局,也等他们娘俩的结局。
    
    看顾的嬷嬷过来,禀道:“平亲王与辅国公来了。”
    
    晋王妃忙放开了李嵘,抹了下眼角,让自己看起来不要太狼狈。
    
    李嵘看向大门,对进来的两人问了声安:“平叔祖父,辅国公。”
    
    面对晚辈,平亲王很是宽厚。
    
    让人搬了把椅子来坐下,他拉着李嵘的手细细问了许多。
    
    出城那天的状况,在庄子里如何,又是怎么跑出来的,在山里吃了多少苦……
    
    徐简陪在一旁,听李嵘一一回答。
    
    越听,越有一股奇怪的感觉。
    
    李嵘的答案没有任何问题。
    
    十一岁的小少年,又是伶俐的,说话有点小大人的意思,口齿清楚,条理明确,从头至尾说得很顺畅。
    
    可就是,太顺畅了。
    
    顺畅到几乎与徐简前些时日来问话时相差无几。
    
    这个“无几”,不是单指内容,还包括了言辞用语。
    
    徐简不由多看了李嵘几眼。
    
    在顺天府待了不少时日,从前也累积了许多经验,徐简在“供词”一道上多少算是有些心得。
    
    一份供词,今天说与明天说,对小吏说与对府尹说,势必会有一些区别。
    
    这是极其常见的事情。
    
    口述,从来就是一个补充的过程。
    
    如果次次都相差无几……
    
    用单大人的话来说,就是“你小子跟本官背书呢?”
    
    现在,李嵘就给了徐简一种背诵的感觉。
    
    明明时隔多日,明明问话人的身份截然不同。
    
    他徐简问话,是问案调查,平亲王来问,是一副长辈与晚辈唠家常,口吻语气大相径庭。
    
    这么明显的区别之下,李嵘的回复却大差不差,怎能不是个“怪”呢?
    
    当然,仅仅以此来判断李嵘有问题,倒也不充分。
    
    一来,侄孙儿与叔祖父,亲戚是亲戚,可要说多亲、却也未必,长辈要唠家常,小辈刻板应对,也是见怪不怪了。
    
    再者,李嵘的确准备了一套完整的说辞。
    
    兹事体大,他又是逃回来的,被人怀疑亦在情理之中。
    
    为了自证清白,他必须把事情都总结好、记清楚,确保无论谁问起来都不出错。
    
    小少年嘛,有这份心,自然也能做到这一点。
    
    想求个平安与周全,背书也是一种手段。
    
    平亲王问了不少,末了拍拍李嵘的胳膊:“吃苦了,这段时间好好休养。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