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1章 我不想参与谋反  燕辞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她得弄清楚,李嵘到底是不是运气好。 
    西山太大了,往年也有一些猎户、药农的家里人来报失踪,最终能找到的可以说寥寥无几。 
    两位表兄是外乡来客,不熟悉山道状况,仗着认路本领高,哪边景好便往那边走,最后不小心滑下山坡到了那附近。 
    据两人所言,边上也没有什么近期活人活动的痕迹。 
    可林云嫣和徐简依旧没有放下戒心。 
    她让陈桂以“收药材”的名义,往西山脚下的几个村子里走了一圈。 
    见徐简回来,林云嫣便说起了结果。 
    “陈东家刚走。” 
    “那一带的确人迹罕至,猎户寻常不去,说是打不到什么东西。” 
    “隔壁山上能挖到一点太子参,只有到了那季节,药户们才往那一片去,眼下季节不对。” 
    “只一户老农说,山坳里偶尔会找到灵芝,数量十分稀少,一年也难得碰见一回,若不是到附近了,按说也不会去那转转。” 
    从陈桂打听回来的这些来看,似乎寻到李嵘真就是巧了。 
    不过,林云嫣始终想的是,若表兄们没有发现他,李嵘真的会死在那里吗? 
    或者说,被朝廷寻获后的李嵘,他能够做些什么? 
    两人迅速商议了几句,一道进宫。 
    徐简去御书房,林云嫣去了慈宁宫。 
    许是因着大小事情多,皇太后这两日身体略显不适。 
    “您得保重。”林云嫣劝道。 
    “道理哀家都懂,”皇太后沉声道,“越是这种时候,哀家越病不得。” 
    林云嫣道:“我听说,朝中对如何处置李嵘殿下依旧颇有分歧。” 
    论罪当诛。 
    或是留作质子。 
    又有说殿下不愿与李渡同流合污才逃出来,不该诛杀。 
    李氏宗亲那儿也在议论,想保下尚且年少的李嵘。 
    “圣上也有询问哀家的意见,”皇太后道,“杀、以绝后患,不杀、以此警示。” 
    受李渡拉拢的官员不可能只有丁缘年一人,有人忠心,有人犹豫。 
    若以李嵘为参照,让那些人把知晓的、掌握的状况说出来,之后只做恰当惩戒而不诛杀,应该也能劝拢一部分。 
    圣上此举倒也不完全是慈悲仁义,而是想尽快解决李渡之事。 
    以免如徐简说的那样,外敌压境、内乱再生,里应外合下损失更大。 
    林云嫣本就是为此事来的,闻言便请缨道:“我去与晋王妃谈一谈,您以为呢?”
    “有一日,我发现庄子里的人手少了许多,猜测他们应该都去与父王汇合了。” 
    “我虽然是父王的儿子,但我想念母妃、不想谋反,我不清楚父王什么时候回庄子里,趁着人手不足时连夜逃跑出来。” 
    “我想的是回到城里就好了,只是夜里太黑、路又难走,不小心滑到山坡底下还伤了腿。” 
    “腿太痛了,我起不来,后来越来越饿、越来越渴……” 
    “我以为我会死在山里,幸好被国公爷带了回来。” 
    说着说着,李嵘眼睛通红,几乎要哭出来。 
    “殿下再坚持一下,”徐简放平声音,继续问,“一开始庄子上有多少人?” 
    “我认识的只有五人,余下的都很眼生,我被关在屋子里,不敢说见着了所有人,但我见到的大概有十三四人。” 
    徐简又问:“除了叶公公,殿下认识的另四人是?” 
    “两个内侍,两个侍卫,都是王府的人。”李嵘答着,说了他们的名字。 
    徐简记得,的确是围晋王府后,从花名册上对出来的漏网之鱼。 
    “殿下是几天前跑出来的?”徐简问。 
    李嵘摇了摇头:“不确定,我摔伤后迷迷糊糊的,可能有三四天了吧?” 
    徐简再问:“在庄子时没有见到晋王?” 
    “没有。” 
    “那些内侍侍卫有说过,晋王之后有什么安排吗?” 
    李嵘依旧摇头:“没有。” 
    徐简只好再问:“晋王在西山一带的庄子,只要登记了的、或是王妃知晓的,我们先前都搜过一遍了,那时没有发现殿下与其他人。殿下记得那庄子的位子吗?” 
    “马车是叶公公安排的,我去的两次都坐在车里,”李嵘想了想,又道,“但我记得,那庄子大门看出去,能看到隔壁山头法安寺的山门。对了,是往西看的,比山门略高。”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