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4章 民心所向  娘子,请息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声大作。

    卯时末,住在董家偏院的顾云棠、薛仲益、关惠民等人起床来到了前院。

    这个新年,东京城内汇聚了各国使臣、各国前来认亲的家属,城内客栈早已爆满,礼部便将一部分人分流借住在城中房屋富裕的人家。

    关惠民出身留淮预备学堂,陈初是名誉山长,年前董添宝得知对方是楚王的学生,当即将人领回了家中,连食宿费用都不收。

    董添宝见几人起了床,不由道:“几位先生可是被鞭炮声吵醒了?”

    说话时,城中庆贺新春的鞭炮一直未停,甚至有越来越大声的趋势。

    顾云棠拱手回道:“此次北来,恰逢东京新春,我们几个刚好可以在城中四处转转,一览喜庆景象。却不知东京城内有甚热闹去处?”

    “热闹去处的可多了,今日初一,走亲访友后,大伙一般爱去延庆观、大相国寺烧香祈福,几位若有兴致,吃了早饭,可随我一家一同外出游玩。”

    “也好。”

    辰时初,吃罢早饭,董添宝带上一家人同顾云棠等人去往延庆观。

    一路上,各类商家过年也不休息,纷纷在店门外以花布彩绸扎起了花门,沿街兜售拨浪鼓、鸡公车的小贩,被刚刚得了压岁喜钱的孩童们围了个水泄不通。

    董莹紧紧跟在董添宝身后,看甚都新奇,可那眼神永远带着一股怯意。

    董添宝心疼之余,一直耐心给女儿讲解沿途各种景色,试图唤醒女儿幼年关于东京城的记忆。

    大约一刻钟后,忽有穿梭在人群中的报童手举报纸边摇晃吸引路人目光,边兴奋大喊道:“大齐七曜刊新年特刊,遗失千年的传国玉玺近日于洛阳复现.传国玉玺幽而复现!”

    乱糟糟的街头,却因报童这喊声迅速安静下来。

    顾云棠和薛仲益不由对视一眼,却从彼此眼中都看到了大大的震惊。

    关惠民反应极快,赶忙趁着路人还没有将报童包围之前,买下一张。

    三人凑在一起,迅速阅览新春特刊的头条,内容很简短,说是腊月二十一在洛阳城汉时丽正门遗址上,由一名叫做王小二的农人挖出了传国玉玺。

    经金石大家韩昉等人鉴定,此玺为真!

    原本就闹哄哄的街头,因这则爆炸消息,更加热闹了。

    不过,或神色兴奋、或脸色凝重的,大多都是读书人。

    顾云棠心情少有复杂.若玉玺为真,那就代表了天命所归,如此一来,大周朝廷的合法性就要被彻底推翻了。

    比起心思各异的周国士子,董添宝这些城中百姓反倒表现的平静许多,几人在董家住了多日,自然知晓山长在董添宝心目中的分量。

    关惠民不由好奇道:“董大叔,您知晓传国玉玺是甚么?”

    “这话问哩,老夫虽是商贾,但也读过不少书,怎会不知传国玉玺是甚!”“那董大叔知晓这传国玉玺代表什么么?”

    薛仲益接过话茬,隐晦问道。

    可董添宝却比他直接多了,径直答道:“谁拿了此物,便能当皇上了呗。”

    “.”

    眼瞅他什么都明白,却又如此平静,顾云棠脱口道:“那楚王如今得了此物,你齐国怕是要变天啊!”

    董添宝却像看傻子一样看着顾云棠道:“王爷有没有此物,也不耽搁他当皇上啊!喏,你看看.”

    董添宝伸手一指,指向了繁华拥挤的街头,只道:“老夫不敢代表大齐天下百姓,但这东京百万百姓,谁不等着楚王为新君?自打宣庆三年,楚王带兵在城外大败金兵那刻起,他便是东京百姓心里的天了。百姓不傻,知晓谁好,知晓谁能护他们家眷、田宅.”

    顾云棠此刻才知晓,齐民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接受了、甚至期盼着改朝换代的发生。

    反倒是他们这些读书人将问题想复杂了这玉玺只是个由头,或者说是一件可尽量消弭某些杂音的工具,但有没有它的出现,都不耽搁楚王称帝。

    楚王外有强军,内有民心,玉玺算是给了士人们一个改换门庭的台阶和理由。

    对淮北最为心仪的关惠民,却轻松道:“民心所向啊”

    一旁,董添宝说完那段话,反倒沉默起来.只因他忽然想起了长公主殿下。

    虽刘齐不善,但自打长公主临朝以来,确实有很大改观。

    即便长公主临朝期间有很多善政出自楚王,但长公主不扰民,宣庆三年那场东京保卫战,她也曾亲自登临城头,为将士擂鼓助威。

    以董添宝为代表的东京居民,还是对这位长公主有几分感情的。

    董添宝不由侧头看了一眼悄悄拽着自己衣角、亦步亦趋的女儿,心中一叹.长公主失了父兄,也是可怜人。

    可自古以来,政治斗争可不管你可不可怜,若楚王登基,长公主下场只怕不好。

    总之,这些事都是明面上摆着的,但凡关注一下局势,就能分析出来董添宝随即摇了摇头,暗道:这不是咱一个老百姓能管了的,但愿长公主下半生平安吧。

    一行人穿过拥挤街道,终于到达延庆观外。

    挺巧,关惠民几人在此偶遇了钟炎、曹柏两名周国官宦子弟。

    甫一见面,那钟炎便扬起手中报纸,神情激动道:“顾先生、薛先生,你们看报了么!这是一点也不掩饰了啊!”

    毕竟身处齐地,钟炎没敢指名道姓,但他说的是什么事,几人都清楚。

    金国内附、安丰纳土,若不是暗中逼迫,太上皇怎会‘自愿’?

    再结合十多年来,楚王的种种事迹.宠信妖妃、屠戮士人、秽乱后宫、逼宫逊位,如今又露骨的宣称找到了传国玉玺。

    不管玉玺真假,总之在钟炎眼中,那楚王作为绝非明君之相。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