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3章 命运啊,朕想给世界上上强度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朱见漭道:「沙子挖得还不够,目前还在挖,但不影响引水。」
    
    「嗯,儿还在西北吧?让儿去主持引水大典。」
    
    朱祁钰道:「他是你的长孙,未来也是皇帝,也该提早参政议政了,没必要防着他,你都多大岁数了,再防一个孩子,被人耻笑。」
    
    您也知道我多大岁数了。
    
    我都六十多了,还没当上皇帝呢,我冤不冤啊。
    
    虽然,朱见漭其实就是皇帝,但没有皇帝的名头啊,功劳还得被他爹分润。
    
    「按照工部规划的,多多扩建几个湖面,让水汽濡养整个西北,缓解干旱。」
    
    朱祁钰忽然问:「对了,蒙古高原上的树,今年该砍伐了吧?」
    
    京师几年没有沙尘暴了。
    
    得益于在北方种树。
    
    尤其是蒙古高原种树,让高原上的风沙,无法穿越草原,进入京师。
    
    「按理说该下砍伐证了。」
    
    朱见漭斟酌道:「可儿子的意思是,一切以京畿为重,大明现在又不缺木头,缺木头就从南美买,比咱们自己砍伐贵不了多少。」
    
    「儿子主要担心,蒙古高原上的树木砍伐掉之后,风沙会再次席卷京师。」
    
    朱见漭轻轻点头:「你担心的也对,可这树不砍伐,养护的费用就很高,这笔钱你要计算进入今年的财政。」
    
    「儿子晓得。」
    
    朱祁钰略微沉吟:「老四,你觉得蒙古高原上,除了放牧,还能有什么营生?」
    
    「又冷又荒芜的,能干什么呀?」
    
    朱见漭摇摇头:「这都什么年代了,有几个还放牧的,都去南方打工了,儿子估计呀,未来三十年后,整个蒙古高原上连个人影都没了,估计就剩几个放牧的厂子。」
    
    「等
    
    三大河引水成功,北方也会繁荣起来。」
    
    「到时候就不用去南方打工了。」
    
    限制北方发展的,首先是缺水,其次是气候,第三就是交通,河运江运都不行。
    
    三大工程结束后,限制北方发展的因素,也就全都没了。
    
    「蒙古高原上能干什么呢?」
    
    朱祁钰也不想了,又问:「渤海省快填出来了吧?」
    
    「短则一年,长则三年,填完渤海就填黄海。」
    
    朱祁钰有些唏嘘:「当年朕制定三大工程的时候,预计的是百年工程,可在你手里,也许在你驾崩之前,就能做完了。」
    
    「去把地图拿来。」
    
    西域拆分,大明现在有六十二个省了,若算阿尔泰省,就是六十三个省了。
    
    新地图,标注着正在开通的河流。
    
    朱祁钰戴上眼镜,指着三大河,缓缓道:「二十年内,北方就会繁荣起来,可北方就没有海洋了。」
    
    「南方富裕,主要靠海运。」
    
    「国际贸易,也主要靠海运。」
    
    「填平渤海和黄海之后,北方只有山东、朝鲜、黄海省三个省份沿海了,辽宁、北直隶完全变成了内陆省份了。」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