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9章 大理南诏澜沧篇:穷省、乱象、肃清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可这些终究是流言,中枢并没有收到奏报,也派人来暗查过,什么都没查出来。
    
    景泰五十八年,老皇帝派心腹彭谊任大理总督,总览军政,任期两年。
    
    彭谊并没有向中枢禀报什么。
    
    之后朝廷也就没再深查,其实朝廷早就将天下各县分出等级,这种垃圾地区,没人在乎的。
    
    朱厚煐对这种烂地更没兴趣。
    
    大理省,也算不得什么腹心之地,纵然是多省通衢,但这几个省都是超级穷省,算是边疆省,穷省。
    
    整个中枢都不在意,他自然也不在意。
    
    朝廷在意的,要么是经济强省,要么是战略位置重要的省份,就大理这破地方,造反都成不了大事的地方。
    
    朱厚煐仅仅在大理和瑞丽,停留各两天,便南下去南诏了。
    
    南诏省,就是北缅,本来想叫金沙省的,南诏这个地名其实和北缅不挨着,金沙省更适合。
    
    可朝中认为,金沙这个地名,没什么含金量,用南诏则能昭示大明的主权,毕竟南诏国是华夏王朝之一,曾经统治过这里,更具法理,就用了南诏这个名字。
    
    南诏省,简称缅,其实就是以曼德勒,斜着切一刀,将若开山脉,完全放在南诏省。
    
    南诏省是临海的,出海口在印度若开邦,省治就是曼德勒,但他叫蒲甘,古名就是蒲甘,蒲甘王朝,就建都在此。
    
    和北面的大理比起来,南诏就富裕太多了。
    
    南诏总人口1亿,今年才破的一个亿,因为作为一个有出海口的大省,人口真的不多。
    
    原因很多,南诏地形崎岖不平,不具备人口大省的先天条件,而出海口又不是天然良港,从港口运货进入内地,却要经过若开山脉,这条隆起来的山脉,天然的地理分界线,穿过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其次,南诏的地形太差了。
    
    东西两面,夹着两个人口大省,西面的孟加拉省,东面的澜沧省(南缅),直接把南诏的人口给疯狂吸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两个省,不止在虹吸西南人口,还在吸南诏的人口。
    
    朝廷的好政策,肯定先紧着两个经济条件优越的省份用呀,轮到南诏的时候,都是剩饭剩菜了。
    
    而且,朝廷还得振兴大理和云南这两个难兄难弟呢。
    
    给南诏的支持,就真的很少了。
    
    南诏有两个大城市,蒲甘和若开,蒲甘人口1200万,若开人口1020万,堪堪迈过大城市的线。
    
    朱厚煐对南诏也不太感兴趣,大明五十七个省,存在感巨低的几个省里,就有南诏。
    
    当时还叫北缅呢。
    
    改名为南诏,经济也没有起色。
    
    景泰六十二年,朝廷投资在南诏投资一个亿,发展南诏旅游,结果,南诏旅行团厉害呀,宰客现象层出不穷,旅游没做起来,口碑却先崩了。
    
    蒲甘城,在战争中已经焚毁了,现在看到的蒲甘城是大明建的,但在景泰六十二年拆毁掉,仿照南诏都城的特色,重建了新城,就为了发展旅游。
    
    结果旅行团不止要钱,还要命呢。
    
    把游客带进热带雨林里,不给钱的就把游客丢在雨林里,当做失踪人口。
    
    还强制游客购买翡翠,在首饰店里买一千两千的翡翠镯子,全卖上万,不给钱就扣证,不让游客走。
    
    一堆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