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有国家认为卫国是一个不修武事的国家,那么一定会吃大亏。
同样的,卫国也是坐在石油上的超级富国,只是卫国卖的少而已,如果卫国敞开了卖,英国未必能坐上世界第一富国的宝座。
两河流域,作为白人的母亲河。
如今成为了滋养卫国的母亲河,成为卫国争霸的最大本钱。
像三教(基、伊、犹)圣城,也是卫国一座特大城市,即便很多建筑物被明军以战争为名义焚毁,但卫国却斥巨资重建,尽可能完全恢复古风古貌。
毕竟朱见渌也是一个虔诚的基教徒、伊教徒嘛。
只是,新建的圣城有些地方好像不一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些铭文,怎么变成了汉文呢?
你们汉人要不要点脸啊,我们的东西你们也抢啊!
翻译得还他娘的挺准确。
恐怕没人知道,这座圣城是老皇帝斥资重建的,延请了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将这座圣城一比一还原。
圣城很小的,还原难度不大,但在还原的基础上,将铭文翻译成汉文,还不能破坏原有文物的布局、形态,那难度就飙升了。
最有意思的,老皇帝在圣城对面,又起了座佛道皇妈城,两座圣城交相辉映。
可怎么看都觉得别扭。
好像是六教争锋,大战光明顶似的。
圣城重建后,全世界皇室都派人来祭拜,毕竟都是虔诚的信徒嘛。
朱见渌都觉得好笑。
当初老皇帝亲自下旨,焚毁圣城,结果占据了两河流域之后,立刻重建圣城,还对圣城进行了扩建,将古圣城的东西,只要没有铭文的,全部拿出来供奉。
有铭文的,全部重新雕刻,雕上汉文去。
估计欧洲教皇看了都会懵逼,啥时候基教成汉人的本土宗教了?你们还要点脸吗?
外国人看着别扭。
可朱见渌看着舒服呀。
那些鬼画符他也看不懂,换成汉文不就舒坦了,大家都看得懂。
老皇帝还挺舍得,将魏晋时期的石碑,搬过来不少,就摆在圣城里,增加点中国风。
朱见溽将宫中珍藏的古画拿出来,让能工巧匠给雕刻上去,这是大明的圣城,没点中国风看着多难受啊。
景泰六十四年,大明更改了教科书。
华夏本土宗教有:佛教、黄教、道教、妈祖教、伊教和印度教。
伊教的起源地就是华夏呀,不信你们看看圣城里的东西,不信往地下挖几铲子,能不能挖出华夏古墓来。
放心吧,肯定能挖出来,还能挖出唐三彩,万一挖出薛仁贵的墓可就有意思了。
为啥建筑风格和国内建筑风格不一样?
因为大明建筑风格多样化呀。
根据统计,世界信仰伊教总人口2.4亿,全在大明及其藩国境内,包括老皇帝,也是虔诚信徒。
卫王更坏,在圣城里增加了奉先殿,供奉他的诸侯庙,这可引起世界信徒的反对了。
卫王被迫撤了,却将华夏朝代谱系和历朝历代的皇帝都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