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朱佑榷兄弟带来了他爹亲笔写的密信。
朱见淮见字如面,忍不住泪如雨下。
信开篇告诉他,他爹和娘身体都好。
他母妃是谈妃,谈妃第三子,排行老十七。
近几年,母亲给他写过信,但第一次是父母一起写信给他的。
这一刹那,他生出去朝觐的心思了。
可他年纪也不小了,宁国又一大摊子事,放不下的,只能让自己儿子入京朝觐父皇母妃。
信中,老皇帝告诉他,改封他秦王的章程已经拟定好了,预计景泰六十五年能够完成册封,并重新签订所有和约,包括和诸侯国的和约,都要重新签订。
老皇帝告诉他,教派问题是个大问题,一定要慎之又慎,一个搞不好,宁国就要没了。
乌斯贜上的喇嘛,都想下山传道呢,你可以给他们机会,让黄教搀和进来嘛。
再从欧罗巴引入一批俘虏。
五教都来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把水搅浑才能摸鱼。
重点是发展,眼光向前看,不要故步自封,往前走才会有未来。
老皇帝关心他的身体,要懂得放权,洋洋洒洒数万言,关怀之情溢于言表。
朱见淮哭得一塌糊涂。
在京师时,他存在感不高,他爹也不太关注他,但是在信中,他爹却记住他的很多小习惯,很多细节他自己都不太知道,他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他爹不是不爱他,而是从来没表露出来罢了。
如今他也是藩国的皇帝,有儿子九个,也懂了当爹的心,他对儿子何尝不是这样呢。
父爱如山,不会说出口的。
“帝王,身不由己啊。”
朱见淮哭了很久。
连续几日,设下饮宴招待朱佑榷兄弟,问了他母妃的身体情况。
他距离大明最近,却诸事缠身,无法回到母国,在父母膝下尽孝,何其可悲。
朱佑榷在宁国盘旋数日。
便启程来到南亚次大陆的霸主国,晋国。
晋国和宁国的分界线,是恒河。
恒河北面有三条支流,晋国和宁国独自占据一条,又以中间那条为国界线。
而宁国首都新德里,是在第三条支流的西面,正常来说该是晋国的国境,但在这里不是的,包括旁遮普,全属于宁国。
和许国的分界线,是印度大沙漠。
但是,在大沙漠南岸,许国还有一块土地。
这是中枢划分国土时,故意留下的纠纷。
晋国拥有马尔瓦高原,温迪亚山脉在晋国境内,独享讷尔默达河,和南印徐国分界线是戈达瓦里河。
而广袤的恒河平原,西岸,也不是晋国独享的,还有一部分要分给东印谷国的。
作为印度地区的霸主,晋国。
人口同样是印度地区之最,总人口达到了4.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