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老臣为圣母效力,理所应当。”胡濙行礼后,退出仁寿宫,又返回乾清宫。
此事就定下来。
朱祁镇以亲王礼下葬,谥号是平谥。
恢复孙承宗会昌伯爵位,等孙太后死后,必须以皇后礼节和宣宗皇帝合葬。
朱祁钰自然都答应了。
“朕觉得倭夷王,更符合他的一生。”朱祁钰幽幽道。
克杀秉政曰夷。
安心好静曰夷。
这是个恶谥。
胡濙翻个白眼,这种事可不是跟皇帝商量,而是阁部商量的,跟皇帝没关系。
朱祁钰就提个建议。
手谕走水马驿站,快速传入北京。
倭郡王的薨逝,惹得满城风雨,阴谋论不多,桃瑟新闻遍地都是,也有一些指桑骂槐的言论。
言论放得太开,不利于统治。
但是,想搞臭倭郡王,桃瑟新闻不就是最好的办法吗?
到时候谁会关心倭郡王到底是怎么死的?
只要信息足够多,足够乱,谁也查不出来什么。
于谦则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不敢听,也不想听。
他有点琢磨透了,汉宗案、妖书案的目标不是他,皇帝压根就没把他当成一个对手。
不禁气恼,又有几分失落。
短短四年,皇帝成长得这么快。
皇帝没瞧得起他,但文官却对他群起而攻之,把他赶出了内阁,让他老老实实当一个勋贵。
李贤秉政,却倭郡王之死,搞得焦头烂额。
被皇帝叱骂。
估计现在李贤也在后悔。
“皇帝棋高一筹啊。”
于谦之前还笑话过皇帝,皇帝是千防万防的防他,还觉得皇帝防不住他。
结果,最大的小丑是自己。
皇帝压根就没防他,因为他反不了。
自始至终,试探的是民间舆论,试探的是民间对倭郡王的态度,最后才两颗红丸,送走了倭郡王。
满堂朝臣,聪明人不知凡几。
想通此节的人很多。
但没有证据。
皇帝确实和倭郡王和解了,倭郡王有病,确实是又杀又劝,看看那些归档的圣旨,有一百多道。
难道这还是假的吗?
里面还有常德公主的亲笔信,圣母的懿旨,还有太后的规劝懿旨,但有用吗?
归根结底,是倭郡王自己不争气。
病倒一次又一次,救过来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