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为了快速运兵过去,每船最少运两千人,不带补给,沿途各港口获得补给。
皇帝特意下令,北军不适应百越气候,务必多多征召医者,多带药材。
朱祁钰略微沉吟:“那就下次吧,把有用的人留下来,为大明效力。”
“陛下圣明。”
胡濙拿出手书,呈给皇帝看。
朱祁钰不太看得懂,让谈允贤看,谈允贤看得很认真,而这过程,朱祁钰和胡濙讨论别国医书的事。
“陛下,西夷、大食带来的书籍里,也有很多医书,老臣正在研读、整理。”
“老太傅您一个人太慢了,您招收一批医道人才,集思广益,尽快把这些医书分类整理出来,然后派人去教,在民间普及。”
朱祁钰做事,追求的就一个快。
谈允贤看完医书,赞不绝口。
约定个时间,请太医等一起,研读印度医书中的问题。
只要皇帝爱医,那么医道就会迅速崛起,民间会诞生无数医道人才。
就像宣宗皇帝喜欢书画,民间有多是画师,书画一道在宣德朝迎来高峰。
挥退胡濙,谈允贤回到永和宫继续读书。
朱英收到招降老挝的圣旨。
他刚刚安置新到的一万贵州军、三万朝鲜军入柬。
同时还有一封皇帝的密信。
告知他招降老挝后,会派人永绝后患,老柬之地必须拿出来安置江南人。
雨季过去,恢复移民之后,交趾压力陡增。
朱英严令地方,开垦生地,开发森林,并修建灌溉措施。
别看交趾土地肥沃、气候优越,却十分缺水,非旱即涝,没有良好的灌溉措施,再肥沃的土地也是荒地、废地。
安南没有大明这么先进的灌溉措施,他们也不精耕细作,对耕种并不在乎。
明人来了,将世界上最巅峰的农耕文明带到了交趾。
农人将森林焚烧,变成草木灰,濡养土地;把河里的淤泥一点点挖出来,摊在土地上,再将沤好的肥料埋好。
将荒芜的土地,开垦成了耕地。
这是明人非常擅长的事。
朱英还从福建引来茶种,在山坡上种植茶树,做成一片片茶园。
在攻打柬埔寨之时,他还给皇帝上疏,请皇帝收下老挝之地,老挝虽位于绵延山脉之上,却是难得的种茶之地。
只要建成一个个茶园,等待茶树长大,十年后树上结出来的就是金子。
他开始规划,老挝并入交趾的地区,则种茶树。
他的奏疏送到皇帝手中,皇帝送去中枢,中枢让王文在云南种茶,让岳正和项文曜在贵州种茶。
而招降老挝的人选,就是边镛。
边镛一直徘徊在广西交趾之间,正好用他去说服老挝王庞哈,归降大明。
朱英认为难度不大,毕竟老挝已经被大明吓尿了,又是特别穷的地方,遍地土人。
边镛欣然受命。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