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8章 杀穿士族,倭寇犯边!会说汉话者为汉!(1.35万)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犁平贵州差点意思。
    南直隶五府一百多万流民,很快被运送走了,王诚倒是松了口气。
    移民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哪怕是安置流民,也伴随着血腥。
    不是官府一吆喝,流民就乖乖上船了。
    而是将所有流民用绳子绑上,如罪犯一般,派兵卒押着上船,不听话的刺头儿直接杀掉。
    有病也无药可医,一切听天由命。
    还要防范疫病,倘若闹出了瘟疫,整船整船的人沉江。
    若在岸上闹瘟疫,则全部掩埋,毫不留情。
    至于移民过程中,发生多少狗屁倒灶的事情,已经不用赘述了,多得令人发指。
    移民是一件非常血腥的坏事。
    王诚从五府清扫出来流民164万。
    安全抵达各地的,仅仅120万人。
    那四十多万人,因为各种原因死去了。
    这些是不会记录在案的,只会记录接收多少人,安置多少人,这些会成为官员的政绩,一笔笔记录在案。
    王诚迁移流民,手段温和,并没有大开杀戒,反而得到了好名声。
    再看看王竑,落个王砍头的名声,在和州、太平府、宁国府大开杀戒,杀得人头滚滚。
    总共清扫出来四十多万流民。
    这些人全部送去广西。
    广西像块海绵,多少人都能容纳进去,毕竟还有安南可以安置,就稀缺汉人。
    张凤和李震在安置。
    而在京师。
    京师官员也在移民西北。
    前半年移民宗室,后半年移民百姓,往甘肃填充人口。
    北直隶移走的算不上流民,但都是黑户。
    皇帝下旨清扫,结果扫出来近百万黑户。
    这些黑户,多被流入宁夏、甘肃两地。
    而在养心殿上。
    朱祁钰正在诏见杨璇:“在南直隶做的不错。”
    “微臣不敢居功。”杨璇磕头,眉眼之中闪烁着惊喜。
    从南直隶罪臣家中,共筹集一万三千艘海船,四万多艘江船。
    运送流民、押解银两入京,用的就是这些江船。
    “王福调任户部,你来做顺天府府尹。”
    朱祁钰认真道:“朕叮嘱你两句话,你是朕的人,心眼要向着朕。”
    杨璇脸上喜色一僵,赶紧磕头。
    “第二句话,南直隶海船之事,任何人不许泄露,就当没发生过。”
    “微臣遵旨!”杨璇磕头。
    “你是聪明人,朕相信你明白其中道理。”
    朱祁钰打发他走了。
    原应天府府尹杨璇,升顺天府府尹,原顺天府府尹王福,调任户部。
    圣旨发出,内阁盖印,颁布天下。
    朱祁钰放下奏章,走到地图前:“冯孝,你说南直隶必须要放两个国公吗?”
    冯孝打了个激灵:“皇爷,南直隶兹事体大,不能在北京一言定之。”
    言下之意,是必须您巡幸南京,才能决定。
    “杨信在江西有多少兵了?”朱祁钰忽然问。
    “回皇爷,根据最近的奏报,有十一万了。”
    朱祁钰指着地图:“江西杨信在左,山东朱英、项忠在北,王诚、欧信在西,任礼在中都,胡豅在南,宋伟、李震俱是朕的爪牙!”
    “朕手握雄兵百万!”
    “还怕区区士绅?”
    “传旨王竑,杀得不够狠,不必担心局面不可收拾,朕会亲自为他收拾残局!”
    朱祁钰冷冷道:“告诉他,只管杀便是。”
    “令阁部准备,朕不喜欢北方的冬春,明年春季,朕欲巡幸南直隶,去看看南京春光。”
    冯孝眼皮子一抽:“皇爷,是不是太早了?”
    如今是改革的关键时期。
    皇帝一去南直隶,可就直接把火药罐子点炸了,彻底没有回旋余地,彼此必然厮杀。
    届时中枢必然不稳,万一有人在北京迎立倭郡王!
    问题可就大发了。
    等皇帝回京收拾残局,所有改革恐怕都要被迫停止。
    再捡起来,起码需要几年的时间,到时候皇帝还会有这个精气神了吗?朝中名将名臣凋零,还能支撑起来改革吗?
    “宜早不宜迟,南直隶不清扫,朕就一日不可安枕。”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