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6章 年富破敌,盖世功成,大治可期,皇帝慧眼(1.7万大章)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砍伐,训练兵卒。
    只要涌进来大批流民,湖南就会焕发出生机。
    韩雍只缺一个一锤定音的良机。
    边镛一路走一路看,发现湖南百姓是最苦的,很多人都在玩命的劳作,不是清理河道,就是砍伐密林。
    但湖南人没有喊累喊苦的。
    因为以前过的日子更苦更难,现在官府征召夫役,是给发钱的,能赚钱,总比在家闲得蛋疼好。
    一路顺江而下,进入广西。
    整个广西,给边镛最大的印象,就是忙碌。
    一排排车马,在道路上川流不息;一行行船队,在广西境内经商贩卖。
    还有很多路人,成群结队的,正在往广西迁徙。
    这些人穿着锦绣,看着就华贵。
    显然,这些都是江西士族,从主家拆分出来,获得了一部分家产,从而移民广西。
    广西也都准备好了,田亩、住宅都准备好了。
    别的地方怕土地兼并,广西最不怕。
    只要士族愿意来就好。
    有多是土地,让你们随便兼并。
    初步估计,江西移民至广西的士族,有近十万人。
    这些人会分布在广西各地,都是挑好地方分给他们,然后还允许他们私设学堂,教化当地人。
    薛瑄就在桂林,建立一座学宫。
    皇帝赐名,敬轩学宫,并拨了一笔款项,学宫的钱财皆由内帑出,并赐下一笔钱,让薛瑄收徒。
    结果,建设学宫的声音刚刚出现,便风靡天下,无数学子往桂林跑,别说花钱,就是倾家荡产也愿意进入学宫学习。
    敬轩,是薛瑄的号。
    但薛瑄却没时间在学宫里教学,他都在忙着安置移民。
    而学生们,也跟着薛瑄。
    薛瑄就一边工作,一边教学。
    名声更是达到顶峰。
    朱祁钰多次表彰薛瑄,还从太医院派来一位太医,让薛瑄保重身体。
    见到薛瑄时,看见薛瑄身边跟着十几个学子。
    边镛就知道,他来桂林也是没用的,薛瑄是无暇教导他经义的,好在他已经败了年富为师,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这些士族可能吃不惯广西的饭菜,你们要给他们准备江西人的口味。”
    薛瑄一路上不停在说,不停在嘱咐。
    一路走一路说。
    边镛是突然跑到府衙的,薛瑄并不提前知道,所以薛瑄不是做给他看的。
    边镛有点惊恐于皇帝识人之明了。
    在湖北,年富把自己晒成了流民,练强兵而击垮匪类。
    在湖南,韩雍默默无闻,却在做惊天大事。
    在广西,薛瑄明明是文宗魁首,却在如此炎热的天气里,一个个府衙去看,去叮嘱。
    皇帝在各省都选了督抚的人。
    若天下督抚都是年富、韩雍、薛瑄这样的人杰,大明何愁不兴?
    偏偏这些人才,都是朱祁钰慧眼识珠,把他们放在最正确的官位上,才爆发出璀璨的光芒。
    明天还是大章!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