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再加上清理出来的流民,老臣估计,会说汉话的人口要在一个亿以上。”
“这么多人呀,怎么填饱肚子?”
有好处就坏处。
相辅相成。
朱祁钰笑道:“若交趾、朝鲜能为中枢供粮,又能养活多少人呢?还有整个漠北,种粮、畜牧,能出产多少东西?”
“姚卿,人多力量大,汉人经历蒙元之所以不会被灭亡,就是因为汉人足够多。”
“等朕再清理出云贵,又能释放出多少耕地呢?”
“等黄河根治,水系勾连完毕,关中、河南、北直隶、山东又成了大粮仓。就算中原多出了五千万人口,那又如何?”
“凭借大明广袤的土地,难道还不能供养这点人吗?”
“若不能!”
“朕就带着这些人,开疆拓土,去国外吃饭!”
姚夔还要辩驳。
朱祁钰心意已决:“抓捕奴隶,也是汉化的过程,等过几年他们会说了汉话,也就变成了大明百姓。”
汉化,是把一个民族杀得变成少数,然后把剩下的人变成奴隶,令其说学汉语,快速汉化,最终等下一代彻底忘掉自己的语言和历史,也就成了新汉人了。
过了几代人,就和汉人彻底分不开了。
“好了,朕心意已决。”
“由内阁草拟释奴令,景泰十二年执行,这期间准许百姓抓捕非汉人奴隶。”
“各地布政司给释放出来的人口,分发田亩、农具、种子,甚至安顿家室、营生。”
“若本地实在无地可分,可酌情就近移民,不可惊扰新释放的百姓。”
“景泰十二年正月初一始,所有身契,全部失效!”
“抓捕的奴隶,朝堂会发放奴籍,汉人永不可发奴籍,永远都不可发!”
朱祁钰非常坚持这一点,还要修缮律法,加上这一条。
但释奴,和人口爆炸、粮食短缺又矛盾。
朱祁钰也觉得无奈。
抓捕外族奴隶之事,势在必行。
光靠朝堂抓捕奴隶,能抓多少呀?
得让天下百姓都去抓。
奴隶行业会瞬间兴起的。
抓捕奴隶,也会促使海运兴起,海运兴起,海贸自然也就兴起了,都是好事。
“都起来吧。”
跪了小半个时辰了,朱祁钰才让朝臣起来。
皇帝借着发怒的由头,办了几件大事。
说来说去,还是皇帝赚了。
“臣等谢陛下隆恩!”朝臣磕头起来,揉了揉腿。
“赐座。”
朱祁钰指着养心殿的边墙:“以后在此设下一排座椅,朝臣可坐在这里,和朕讨论政事。”
“偏殿内也设座椅,朝臣可坐。”
朝臣一愣,皇帝这是在抬高臣权呀,是好事呀。
只要皇帝不要说暴怒就暴怒,朝臣的日子就好过喽。
“臣等谢陛下体谅!”朝臣磕头。
“春日时,朕从各地采购一百二十万棵树苗,种在京畿,如今成活率如何?”朱祁钰问。
“回陛下。”
此事本来归农业司的,但农业司刚刚组建,所以由工部代管,工部尚书马昂跪在地上,道:“成活尚可。”
“以前京中毫无绿色,今年入夏之后,京中反而多了几分郁郁葱葱。”
“等过几年,树木长成后,京中就会恢复刚迁都时的景象。”
马昂的话,引起朝臣的同意。
具体奏报,他会让工部的官员送到养心殿。
“诸卿要记住,大明庇护尔等,也要注意保护大明。”
朱祁钰一语双关:“一草一木,百姓得利之后,必须进行保护。”
“种树之事,农业司要重视起来。”
“每年都要种,整个北方都要种,尤其是河南、山东、北直隶、山西、陕西这些破坏严重的地方。”
“要大规模种树,保护水草,保护大明。”
“还有就是水,必须要保护,不能随意破坏,礼部要制定出一套章程来,保护水源。”
朱祁钰这番话有深意。
朝臣听着,像是在提点他们,不能吃着大明的,却砸大明的锅。
“臣等知之!”朝臣叩拜。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