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3章 搅屎棍子,把皇帝喷破防了!(加更)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也是皇帝自己找的,就跟当初提拔练纲一样,这根搅屎棍子就是朱祁钰的锅。
    “你们议一议,朕不想说话,脑袋疼。”朱祁钰扶额叹息。
    朝臣更想笑了。
    把皇帝气成这样的,准是练纲。
    但练纲是极有才华的,资质强劲,生性严毅,有辩才。
    而且,善于办理难事,盐铁要务,他练纲都能查办,如黑脸包公一样,能力卓越,还能治军、治水。
    就是这张嘴呀,张嘴就臭不可闻。
    朱祁钰是眼不见心不烦,踢去地方,但他嘴不停呀。
    过了一会,朱祁钰问:“诸卿穿着羽绒服,暖和吗?”
    “请陛下问一问站在外面的臣子。”胡濙道。
    又把左鼎宣进来了。
    “回禀陛下,羽绒服甚是暖和,臣等在外面站着,风吹雨打,却感受不到寒意。”
    左鼎被补入户部,担任右侍郎。
    “但是陛下,此衣造价极高。”
    左鼎认真道:“微臣打听过了此衣的价格,在二百两以上,等于把微臣家一年的吃穿用度穿在身上了。”
    二百两银子,哪怕是权贵阶层,也得考虑考虑再买。
    “主要是织工要一针一针,把羽绒钉在衣服上,所以造价高。”
    “如果大明能生产出更加紧致的棉布,则可以大大降低造价。”
    朱祁钰平复心气:“朕已经让皇家商行开始研制了。”
    朝臣都知道,羽绒服关乎着北方边疆的稳定。
    年初皇帝送给边军三十万件毛衣。
    就是用来御寒的。
    “今年要大力推广种植棉花,多种棉花,才能解决衣服问题呀。”朱祁钰迫切解决穿暖问题。
    胡濙却提出反对意见:“陛下,种植棉花不急,冷了这么多年,也都过来了,不急一年两年的。”
    “当务之急,还是种植粮食,仓廪足则知礼仪节。”
    “一定要保证粮食够吃。”
    “等山东、湖广、两广犁清之后,就能大规模种植粮食,过了几年,咱们的粮食也就不愁吃了。”
    “等到时候,再适当扩大棉花种植范围。”
    胡濙的话,引起朝臣的赞同。
    当务之急,还是粮食最重要。
    最好能让北方摆脱漕运的限制,常年维护漕运,费用实在太大了,一旦漕运断了,京师不保。
    其实,因为黄河的问题,北直隶、河南也常年泛滥成灾,想解决北方粮食问题,必须根治黄河。
    根治了黄河,粮食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需要时间啊,哪怕皇帝已经准备投入海量金钱了,也得需要时间。
    又讨论了一些大事。
    就下了朝。
    朱祁钰乘坐御辇回养心殿,路上有太监匆匆来报:“皇爷大喜,德嫔有喜了!”
    一说德嫔,把朱祁钰说得一愣。
    “皇爷,就是宋嫔呀!”冯孝提醒。
    原来是宋淑清。
    她不是不能生育吗?
    朱祁钰讶异:“可是太医诊断的结果?”
    “回皇爷,是的,太医诊断的结果。”小太监跪下说。
    “去看看。”
    宋淑清还没搬去启祥宫呢,如今住在延禧宫偏殿。
    进了延禧宫,胡贵菊以为皇帝来看她的呢,走到门口方知,德嫔怀孕了。
    她指尖轻颤,又来一个争位的。
    皇帝孩子多了,孩子就不值钱了……
    朱祁钰进了偏殿。
    宋淑清喜气洋洋,站起来行礼,朱祁钰赶紧按住她:“觉得身体怎么样?”
    第六位嫔妃有喜。
    “回陛下,倒是没什么。”
    宋淑清有些担忧:“臣妾被谈妹妹调理的身体,身体应该是好了,但臣妾还是担心,万一小产……”
    “不许胡说,朕会让太医时刻盯着你。”朱祁钰抓着她的手。
    他不是没听懂宋淑清的话。
    宋淑清是想搬去和谈允贤住,能让谈允贤照顾她。
    但是。
    朱祁钰后宫,向来是一妃住一宫,谨防互相戕害子嗣。
    原来宋淑清不能怀有身孕,白氏年纪尚幼,可以和主宫嫔妃混住。
    但有了身孕,一定要分开。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