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0章 哟哟,这骂朕的怎么都是熟人呢?(中秋加更)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至于刑部。”朱祁钰想裁撤掉。
    “陛下,刑部不能裁撤啊!”俞士悦哭泣。
    朱祁钰瞥了他一眼:“提刑按察司并入刑部,刑部内部的清吏司革除……”
    “陛下,刑部不能革除清吏司呀!”
    胡濙苦笑:“陛下,提刑按察司管的是天下刑事,而刑部在中枢极为重要。”
    其实,从太祖立刑部之初,刑部的权限被一直削减。
    到现在,和大理寺职能分辨不清。
    三法司成为了权力倾轧的地方。
    所以朱祁钰一直看俞士悦不顺眼,就这样的软弱尚书,有什么用?
    朱祁钰摆摆手:“老太傅,天下究竟有多少案子呀?不过葫芦官判葫芦案而已,哪个案子判明白了?”
    “刑部做了什么?大理寺做了什么?”
    “朕对刑部不满,不是一天两天了。”
    “刑部必须大改!”
    “不破不立。”
    “刑部清吏司和提刑按察司合并,职能统一。”
    “设一个立法司,负责修订律法,大明法也要重新修订,增加新的条例,定期十年,大修一次,三年小修一次。”
    “再从律法中,分出详细的法令,如刑法、民法、军事法等等。”
    “修了大明法,就要按照大明法去办,全国上下,都要按照法令办事!”
    修订分支律法,可就过于新潮了。
    朝臣都不懂。
    大明法已经很完善了,何必要重新立法呢?
    “从天下遴选出精通律法的人才,担任刑部右侍郎,担任立法司的主官。”
    “再根据大明立国以来,乃至唐宋元的判例,修订更详细的法令。”
    “儒皮法骨,这根法骨,朕要重新用起来。”
    朱祁钰对立法司很期待。
    “内阁的陆瑜是个人才,尤善法律,令其去担任刑部右侍郎,负责精修律法。”
    朱祁钰考校陆瑜很久了。
    阁臣没有反对,因为陆瑜确实精通律法。
    “再设一个刑事决策司,天下命案最终判决,由刑部决定。”
    “以后刑部有三个司,提刑按察司、立法司、刑事决策司,三司由右侍郎担任主官,再在三司下设局。”
    “再设一个鸣冤所,允准百姓来刑部鸣冤。”
    “同时,刑部年年派人去民间查访,是否有冤案,若发现及时查办更改,并处置办案的官员,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不必姑息!”
    朱祁钰把刑部,当成最高法来用。
    “以后刑部,不负责具体案件。”
    “具体案件由大理寺审理,但最后决断,有罪无罪,当递交给刑部,盖最后大印,方能生效。”
    “寇深不在京中,张固和龚永吉也不在,大理寺寺卿空悬,调刑部右侍郎周瑄担任大理寺寺卿。”
    “调山东布政使李赞,入京担任大理寺左少卿;侍讲学士周洪谟,担任大理寺左少卿。”
    “调左春坊左赞善刘俊、左春坊司直郎李泰、左春坊清纪郎高诚、鲍相入大理寺,担任右少卿。”
    “大理寺再多设一个统吏司,天下皂吏,归大理寺管辖,由大理寺右少卿管。”
    这是权力明确。
    大理寺负责审案、判案,而刑部做最高决策。
    大理寺统率皂吏,其实是掌握警.察之责。
    “都察院职能不变,负责监督刑部、大理寺、以及天下百官。”
    “和监察司、军纪司,并列为五法司。”
    胡濙皱眉:“陛下,这军纪司为何而设?”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监察司的划分,诸卿没有异议吧?”
    “都察院和监察司的权责也要分开。”
    朱祁钰暂时没回答:“二者都有监督纠察之责,但都察院执掌宪台,权力更大。”
    “监察司,主要任务是监察大理寺,大理寺行事刑罚权,要在监察司监管范围内。”
    “一是监管立法、执法。”
    “二是肃贪,监察司可组建监察局,负责肃贪天下官员。”
    “都察院御史发现情况后,呈交给监察司,由监察司负责肃贪,清肃官场风气。”
    监察司做检察部门。
    同时,给了都察院另一个行驶职权的途径。
    都察院必须禀报给皇帝,由皇帝派刑部、大理寺等协查,需要漫长的过程。
    但皇帝选择放权,放权给监察司,让监察司出面,直接肃贪。
    “陛下的意思是,让五法司互相监督、互相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