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7章 景泰九年第一场朝会,布局东南诸国!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请皇爷更衣!”
    朱祁钰听着热闹,让冯孝等人伺候着脱掉常服,再由董赐伺候着穿上新衣服。
    今日初一,宫中都是宫娥伺候,太监休息了。
    他先闻了闻,确定没有鹅绒的味道。
    “可会钻毛?”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现代也无法彻底根治。
    “皇爷,为了不使其钻毛,织工用了银丝,将每一根羽毛,都紧紧嵌住,无一例外。”
    董赐小心地将皇帝的头发,拿出来,平放在肩膀上。
    “真是暖和。”
    这身常服,说来话长。
    是景泰六年末下旨制作的,完全用金丝制作,耗时近两年时间,造价十万两开外。
    “但造价不低吧?”朱祁钰问。
    “这是奴婢进献给皇爷的一点心意,提钱就俗了。”董赐是懂做人的。
    朱祁钰笑了起来:“你赚几个钱也不容易,这份心意朕领了,回头跟冯孝报账。”
    “倘若推广到民间,造价几何?”
    开拓北方,一要粮食,二要穿暖,三要燃料。
    粮食问题暂时有解决之策,烧煤取暖也能解决。
    衣服问题,是个大问题。
    “回皇爷,怕是很难呀。”
    董赐苦笑:“最难解决的就是钻毛问题。”
    “纺织厂里用遍了办法,也请教了民间很多织工,都表示如今国朝生产的布匹,都没法解决钻毛问题。”
    “奴婢令人试验过了,比如用棉布,大概一个月左右,鹅毛就没了。”
    “根本无解。”
    没错。
    羽绒服最大的难题,就是钻毛。
    原因是布的质量,若能提高布的质量……咦,说不定能借此倒退布匹革命呢?
    用布匹革命,倒退工业革命?
    朱祁钰灵光一闪,那就得提高羽绒服的地位,把羽绒服当成奢侈品来炒作。
    “若按照朕这身,赐给文武百官,造价几何?”朱祁钰又问。
    “回皇爷,造价在五百两银子左右,倘若不用银丝,也需要三百五十两上下。”
    董赐补充一句:“奴婢说的,算上了织工的工钱、纺织费用等等。”
    “应该算上的。”
    这个价格非常高昂。
    因为需要织工,一针一针,将鹅绒锁在布上,极费工夫的。
    “可有降低的办法?”
    就穿了一会,朱祁钰满头是汗:“伺候朕换了,太热了。”
    “皇爷,这么热吗?”冯孝讶然,这身常服是秋冬服饰,又加了一层不薄不厚的鹅绒。
    “你摸一摸。”
    冯孝解开纽扣的时候,伸手一摸,吓了一跳:“皇爷,烫手呀?”
    董赐也满脸懵。
    皇帝的衣服,谁敢试?
    所以他也不知道,能热到什么地步。
    “这大鹅能凭一身羽翼过冬,能不热吗?”
    朱祁钰换上衣服:“这身衣服,走去辽宁,都不带冻着的,留着吧,上朝时穿。”
    董赐知道搞砸了。
    他也不知道这鹅绒这么热呀,就用了八两绒。
    朱祁钰能打死他,三两绒就够做一件到脚的羽绒服了,还得大冬天穿,你用八两绒,想闷死朕呀?
    “皇爷,奴婢拿回去改改。”董赐跪在地上。
    “少用点鹅绒即可,剩下的给老太傅和邢国公各做一套,用最好的银线做,算朕账上。”
    朱祁钰又问:“说说,如何降低价格?”
    “皇爷,这去臭味的工序并不繁琐,造价也不高。”
    “高的地方是需要织工一针一针的绣。”
    “普通织工是做不到的,针脚全都露出来了,这件衣服也就毁了。”
    朱祁钰打断董赐的话:“不要管针脚的问题,穿在里面的东西,谁能看到呀?”
    董赐略微思忖下:“皇爷,若用一般的织工,造价就低了,若还不用银丝,造价在二百两上下。”
    “还是贵,再想想办法,控制在一百两左右。”
    董赐张了张嘴,只能磕头:“奴婢遵旨!”
    “这羽绒服制造出来,你是该重赏的!”
    朱祁钰道:“去,去取一枚铜符来,赐给董赐!”
    董赐一惊,这点小事,也值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