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4节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真要说,得怪罪在大晟王朝对于偏远地区的控制能力太差了,闽地距离天京府这样的中央地区,路途遥远,没法施行有效的管理。
    哪怕是有各种因素的加成所致,可是闽地这块地方能乱成这样子,也是非常少见的。
    审判结束。
    虽然成王在这件事情上,仍然是个战犯,但想要做事的态度上显然是积极的,罪不至死,判的话,大三年、小四年的刑期是没跑了。
    陆成安当即整合成王手上的部队。
    成王手下的编制是官军两千人,这是从闽地阵线溃败的溃军,但陆成安是这次平叛的主帅,正英帝给了陆成安两千胜虎骑,一万大晟步兵以及浙江等地兵权的临时掌控权。
    陆成安在浙江平倭过,统兵过,人际关系上也成功建立过。
    由于近些年来,陆成安是浙江最出名的人,以陆成安为核心,建立了浙杭乡党,他能调度的人足足有四万余人,但是这些士兵肯定不能随便拉过来。
    因为浙江也需要一定的兵力布防,全给陆成安抽走了,这边的兵力就断层了。
    【正英二十年三月,以方世龙为首的闽地土司联合福宁、连江等地的海寇,先后攻陷寿宁、政和、宁德等地,从浙江一带退出的海寇汇聚而来,广东南澳方向发起攻势的海寇再联合福清、长乐的土司攻陷玄钟所,并进犯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等地。】
    【闽地大部分区域已基本被控制。】
    【攻占到这种程度的土司,放弃进军浙江、扩大自身的势力范围,选择固守闽地,周遭的官军在陆成安的调集下,开始呈现包围之势。】
    【陆成安传令让成王戴罪立功,兴兵剿贼,根据陆成安的战略部署,成王领命后引兵先进攻横屿,横屿四面水路险隘不易通行,遂命将士们每人手持一束稻草,填壕而进,大破横屿一带的贼寇,斩首两千二百余级。】
    【正英二十年四月,陆成安假传消息,闽地开始流传——「朝廷要招安土司」的消息、「方世龙等人为了被招安为官,将多地联合作乱海寇的防守消息流传出去。」】
    【方世龙极力辟谣,但是陆成安暗中继续命令陈济配合成王乘胜追击,杀至福清,捣毁牛田,端了海寇的重要防线,余党慌忙逃往兴化。】
    【正英二十年五月,海寇与土司临时结盟的关系彻底破裂。】
    【陆成安拨给成王大量兵力以后,伙同副将陈济片刻也不停歇,一路狂追不舍,又捣毁据点六十余营,斩首无数。】
    【正英二十年六月,经过几番战斗,福建大捷,海寇流窜到广东一带,陆成安命成王再次追击的同时,调查土司作乱的隐情所在。】
    【在具备强力兵权的存在下,陆成安没有第一时间上报朝廷捷报,而是开始搜查当地官员的罪证,最终把这些东西全部交给成王来处置这些官员。】
    成王看着眼前的两个选项。
    【选项1:以「通寇」的罪名,正大光明地处决这些官员。】
    【选项2:隐藏在「土司叛乱」的事件之下,在处决掉这些官员以后,将他们的死推卸给叛乱的土司。】
    【小提示:请记住,你的所作所为将影响到每一个结局的走向。】
    成王感觉选哪个差别都不大。
    想了想,她选择了第一个选项。
    【正英二十年七月,成王将罪证公之于众,以「通寇」的罪名,正大光明地处决掉了这些官员,这引起了朝堂内外的轩然大波。】
    【正英二十年八月,闽地的土司之乱结束,在大晟王朝的官军包围之下,土司的装备、补给、人力远远不足的情况下,受困于双方的情报差,被歼灭12989人,收编10023人,溃逃8395人。】
    【陆成安名震江南。】
    【“寇平江南,剑扫八方!”】
    【陆成安在江南作战时,移动速度,军队突袭能力得到加强。】
    【正英二十年九月,蒙古王国进入了黄金时代,它的国力正在不断地上涨过程中,在草原上的蒙古人不断被吸引到蒙古王国之中。】
    【正英二十年十月,蒙古王国回到了先前因为有了土地而放弃的草原,这次他们马踏草原,将草原上的其他游牧民族转化为建设蒙古王国的劳动力,运回了草原。】
    【与蒙古王国立场相背的游牧民族南下投靠大晟王朝,而与蒙古王国秉持一个立场的游牧民族选择归附蒙古王国。】
    【正英二十年十二月,蒙古王国的势力再次膨化,它对自己的自称从王国,进位为帝国,蒙古帝国的出现,对周遭的国家产生了空前的压迫感。】
    【这一时期,蒙古的手工业迎来了新一轮的精进。】
    【正英二十一年三月,陆谦己自幼跟随母亲秦道秀习武,由于根骨出众,他从小就力大无穷,勇猛过人。
    此外,小小年纪的陆谦己在排兵布阵上很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与常人思维不同,经常在沙盘对兵上胜人一筹。】
    【正英二十一年四月,平叛成功的陆成安回京,正英帝为陆成安进爵封侯,同时将成王招回京城。】
    【同月,由于黄河向南改道,正英帝诏令疏浚漕运。】
    【正英二十一年五月,山西大闹饥荒,正英帝批下白银五十万两驰援山西,由晋王负责此事,赈灾当地。】
    【同月,在晋王离开京城后,发生了私盐流通市场,两淮盐引案更是发生了一场贪污大案,正英帝派遣宁王纠察此案。】
    【正英二十一年十月,两淮盐引案结,查出数位官员通过走私精盐徇私枉法之事,晋王因而损失了大量私盐生意,宁王顺势插手了空缺的盐商生意。】
    【正英二十一年十一月,晋王回到京城,找到宁王讨要说法,最终得知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