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0节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正英九年十月,徐起昌因办事不利、久战不胜被正英帝流放。】
    【杭州府的知府张海京顺势上奏,引荐杭州守备陆成安担任东南抗倭的主将。】
    陆成安无奈了,难怪这张海京当了那么多年的杭州知府就再也上不去了,你这官路肉眼可见地走窄了。
    估计职业生涯的天花板也就到头了。
    首先,这是平倭,不是抗倭。
    用词的级别不同,平倭相当于是大晟王朝碾压倭寇,是平定倭寇,是己方处于优势。
    抗倭则是说明大晟王朝需要抵抗倭寇,倭寇势大,双方处于均势。
    你觉得正英帝那个小脾气,听了会爽吗?
    陆成安可太懂岳父的性格了。
    你以为小晋王的外号是胡咧咧得来的?
    小小的倭寇,你竟然想着是抗倭,而不是平倭?
    一字之差,就决定了你在皇帝心里的印象。
    再其次,无论是他陆成安的能力适合不适合担当这个主将,都不该由同在杭州府为官的张海京来提议。
    你张大人和小王,简直是大晟王朝一文一武的绝代双骄,卧龙凤雏。
    陆成安真是恨铁不成钢,就是你这样的爹,到底是怎么生出来张瑞和张珣这两个儿子的。
    张海京的措辞失误,是连带着陆成安在岳父面前的印象分也是嘎嘎狂掉。
    这不是纯拖后腿?
    陆成安是连夜起草,准备了一封奏疏给正英帝。
    【正英九年十月下旬,你特发奏疏一份,表明平倭轻而易举,徐起昌的失利,罪在延误待机,输在战略错估,错在不敢围战,小小倭寇,我大晟王朝一击即可破之。】
    【朝廷可以派遣镇守川蜀的大将吴明来担当此次平寇的主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先打出自己铁好的身份,不能再让老张继续拉低岳父对他的印象分了。
    【正英九年十一月,蒙古已经完成了对草原地区的基本统治,他们的可汗巴林·阿露娜向大晟王朝发起了同盟合约。】
    【正英帝拒绝了蒙古发来的同盟合约。】
    【正英九年十二月,蒙古未对此事发起回应,而草原上的大股骑兵兵力朝着花剌子模王国靠近。】
    【同月,正英帝任命吴明为本次平倭的新任主将,统领东南地区的全部兵力应敌海寇,派遣京城禁军统领陈济为本次讨倭的副将。】
    【在南方,事功学说在浙江地区已完成基本传播。】
    【浙江方向,很多童生都对事功学说略有所知。】
    【陆成安的声望和影响力在南方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张珣成为你事功学说的核心成员。】
    命运的齿轮,正在转动!
    
    第329章 大海,你们的皇帝来了!
    陆成安这次模拟推演的升迁速度并不算有多快。
    三年的时间,陆成安还是在浙江一带闷声发育,从正六品的千总慢慢悠悠地成为了正五品的守备。
    放在常人眼里,三年的时间提升一品的官位,这样一个效率还是很可观的。
    但,那是给寻常人的上升渠道。
    陆成安的政治资源非常丰富,他的职位上不去,更多的原因是陆成安是有意压着自己的。
    他现在肯定是不急着那么早就跑去京城报道的。
    这一次,陆成安通过已知的消息,已经确定了岳父的寿命上限提高,岳父的能力提升到自身的极限水准。
    先前总是很早去京城报道,主要是基本每轮都能确定岳父要早逝,长孙明直接会在岳父死后,陷入不可控的状态。
    陆成安在那种情况下,一定要留在京城,避免事情再出变故。
    因为岳父一死,一直能制衡长孙明的皇权势力陷入了崩塌,新上来的皇帝,无论是谁,长孙明都不怵。
    根本没人压得住他,所以需要外界更强力的集团来镇压长孙明的所作所为。
    陆成安留在京城,是降低京城内部的不定因素,最快速度稳定局势。
    现在他就没有这个后顾之忧了。
    岳父在能力没有得到提升的时候,已经是在制衡长孙明的权力发展。
    只不过那时候的岳父,还是想让内部的势力生态保持互相的对立和平衡,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关系。
    能力提升上去以后,显然看的方向更远,更不满足权力就这样放给长孙丞相,只会想着让自己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而且如今无论是汉王还是晋王,她们的能力都有很强的提升,在京城这块儿,她们两个也不可能坐视长孙明这样强势下去。
    那陆成安有必要回到京城吗?
    他回到京城,起到的作用跟汉王她们在京城待着的作用是一致的。
    陆成安还吃亏在京城人生地不熟,没有在京圈的人脉圈子,无法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